周琴琴
(廣東省廣州市第七中學,廣東 廣州)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提倡任務型的教學模式,把綜合語言能力的培養落實到教學過程中,因此任務型教學的應用受到了廣大英語教師的青睞。而聽力作為英語教學中的一部分,如何在英語教學中展開以任務為中心的教學成為廣泛關注的話題。本文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對此略談一二,以期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能力與總體成績水平。
英語教學主要包含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在聽力中,教師要非常著重地注意任務型的聽力教學和學生聽力訓練。豐富的任務聽力內容是提高初中生英語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方法。教師應該在聽力過程中督促學生,要在聽力任務完成的過程中聚精會神,高度地集中注意力才可以有效提高英語聽力水平,高效地完成聽力任務。在聽力之前,老師應當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明確聽力的目的和任務,以及要完成的目標。教師應當確保學生在聽力之前有足夠的時間去閱讀任務內容和要求等,讓他們有充足的把握,做到心中有數。在大部分學生不理解某些題目的情況下,老師可以使用漢語對學生進行提醒、舉例等,來幫助學生建立完成此次聽力的信心。
例如,在某次聽力課上,老師布置下聽力任務后應當留給學生5到10分鐘的時間去熟悉題目和聽力內容,這個熟悉的時間可以根據學生英語水平進行適當調整,熟悉之后教師可以適當說明此次聽力的主要任務,明確任務目標后可以播放聽力材料,學生完成聽力任務。在標題中,在有些學生對出現的number和circle等單詞不完全理解的情況下,老師就可以使用英語對他們進行引導,幫助他們理解這道題的要求,這樣做,學生在聽聽力的時候就不會因為單詞不認識而感到慌亂,從而不能集中注意力。
根據barlett提出的理論,輸出的信息一定要和舊知識在人的大腦中存儲的方法相契合,大腦才可以對新知識進行接受、吸收、再儲存。大腦里的舊知識影響著學生對新知識的想象。因此,在任務聽力進行之前,教師應當就此次聽力的相關內容,先對學生以前的知識進行梳理,激活學生的舊有知識,讓新聽到的知識點和舊知識建立關聯,因為如果學生沒有對聽力內容的背景知識了解,聽力的發揮就會受到一定的影響,梳理舊知識后就對學生正確了解新聽到的內容和記憶知識更加有好處,梳理舊知識的方法有很多種。例如,老師可以帶著學生進行相關詞匯和重點句子句型的復習,以及相關語法的復習;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接下來要聽的任務進行內容預測,推理出聽力材料的內容,想象出所要聽的材料的故事結構等,通過這種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就降低了任務聽力的難度,點燃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提高了他們對任務聽力的興趣,增強了他們對英語學習的強烈欲望。
英語的學習離不開聽、說、讀、寫,英語學習應當以聽和說為重點,讀和寫作為輔助。聽和說的結合可以采取復述的形式,其難度并不大,而且要求水平不是很高,參與的人員還可以有很多。聽和讀的結合,可以采取學生模仿聽力的錄音的模式,通過對聽力材料朗讀者語音語調的模仿,可以很大程度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此外,還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材料中角色的情緒。聽和寫的結合要求教師對所教的每一個學生水平和發展空間有很深入的了解,也要求教師對教材的內容十分熟悉,只有這樣,聽和說的結合才會更加有意義。
對于聽和說的結合,可以采用小組活動的形式,這種形式在教學過程中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老師可以組織每個小組的學生根據聽力內容進行復述,然后在小組內討論編寫故事或對話,或者展開辯論等一系列關于“聽和說”的活動。在此版英語教材中,聽力內容大部分是通過對話的形式體現的,老師可以在聽力結束后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進行對話內容的延伸和拓展,豐富學生的思維,以提高學生對任務型英語聽力的積極性。
以任務為中心的聽力活動必須要在初中生的知識范圍以內,假如說聽力內容太過煩瑣復雜的話,學生很容易產生緊張和恐懼的心理,很容易喪失對英語聽力學習的自信心。因此,任課教師一定要學會把握好任務型聽力內容的難易程度,讓聽力材料以階梯式的模式進行難易程度的遞增。例如,在教材中,聽力主要以對話的模式出現,對話內容難易不同,句子長短也千差萬別,老師應當具備為學生挑選和現階段學生水平相符的聽力任務的能力,逐步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幫助他們建立信心。
總之,在現當代教育模式的大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師在進行以任務為中心的聽力教學時,要堅持做到以上幾個方面,不斷促進學生對于聽力練習的興趣,加強學生的聽力水平,以此使其初中英語生活得以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