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文杰
(白城經濟開發區中學,吉林 白城)
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推廣,素質教育的理念得到廣泛傳播,我國當前的教育目標逐漸由傳授知識向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轉變。素質教育在中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中的應用,一方面積極響應了新時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并將體能健康狀況作為衡量人才的一個重要標準;另一方面在體育課程中應用素質教育,能夠打破體育傳統教學模式,使得學生可以從被動參與轉變為積極參與,積極投入到體育教學活動中來,從而達到增強體質和提高其體育素質的目的。
與傳統體育教學中教師沒有了解和掌握學生基本情況和特點不同,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教師需要充分了解學生的特點和學習需求,結合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有層次、有步驟地開展教學活動,從而更好地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體育活動中可以將男生和女生分開活動,針對不同生長階段的學生開展不同類型的活動,對于初中一、二年級的男生,可以舉行籃球比賽。一方面提高其對籃球等活動的興趣,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體能素質;而對于初中一、二年級的女生,則可以舉行排球比賽,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體育學科不同于其他學科的原因在于:體育學科具有分散特性,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情況、特點等制訂不同的分散訓練。這就需要教師提前掌握學生的基本情況。此外,教師不僅需要關注身體素質比較好的學生,更需要關注對體育活動不感興趣、身體素質比較差的學生,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采用分層教學法。例如教師在講解籃球的基本動作時,可以采用游戲競賽的方式選拔出不同身體情況的學生,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要制訂不同的教學計劃。對于有籃球基礎并且身體素質比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組織開展組內和組外對抗賽;對于沒有籃球基礎而且身體素質比較一般的學生,教師可以用定點投籃的方式考查學生的學習情況。通過建立多層次的考查方式,以達到班級內所有學生共同提高的目的。
體育教學活動不能僅依靠教師的課堂教學,更多的是需要學生在課外自主地進行訓練。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組建多支興趣小組,例如籃球俱樂部、足球俱樂部、排球俱樂部等,并且每一個俱樂部內要配置1~3名指導教師,也可以由各俱樂部成員推選一名部長負責管理。在部長或者教師的指導下進行自主訓練。為了更好地達到課外訓練的效果,需要教師和學校組織開展全校性的運動會,或者與其他學校溝通合作開展競賽活動等,給學生展示的空間和平臺,以比賽促進學生成長,在比賽中獲得進步。通過開展比賽活動,能夠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其參與體育活動的熱情。
為了培養和增強學生的體育意識,學校需要加強體育活動、體育內容的宣傳教育活動。例如教師可以借助學校中的宣傳欄,定期介紹體育知識,使得學生能夠在定期熏陶感染下增長體育相關知識,以達到提高體育意識的目的。同時,在文藝會演中,學校也增加一些含有體育內容的節目,例如跆拳道表演等,通過與歌曲的有機結合,能夠起到感染觀眾的作用,進而提高學生對體育項目的興趣。此外,學校還需要購買體育雜志或者體育書籍放置在圖書館內供學生學習,通過將體育與教育的緊密結合,不斷豐富學生的體育與健康知識,確保學生的健康成長。除此之外,為了滿足新課改對體育教學活動趣味性和競賽性的要求,學校需要適當引入新興體育內容,例如加大體育場館建設,加大對網球場地、輪滑場地、籃球場地的建設,讓學生能夠充分發揮其興趣自由成長,更加積極地推動素質教育融入中學體育與健康課程中。同時,為了促進體育與健康教學活動的良性發展,教師還需要促進體育教學活動的改革,引入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熱情,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總之,隨著素質教育在中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中的全面應用,其對學校和體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學校而言,首先要高度重視體育教學活動,積極組織各種體育活動,從而調動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其次,學校需要積極投入人力、物力以及資金,建設體育活動場地,做好硬件輔助工作。對于體育教師而言,要積極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政治素質,不斷進行體育教學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