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孌
(湖南省臨湘市桃林中學,湖南 臨湘)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發展,素質教育越來越被重視,所以音樂這門學科也越來越重要。在初中階段受到良好的音樂教育對以后想要在音樂道路上發展的同學有很大幫助。時代在發展,音樂教育也要跟上時代的步伐,無論是在教學模式上還是在教學方式上都要有所改變、有所創新,讓音樂有了新的生命力。只有學生有了濃厚的興趣,才能在音樂的道路上有更好的發展,學生才能擁有更好的音樂素養。
初中音樂合作式教學有利于增強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激發他們的集體榮譽感,增強向心力以及班級凝聚力,促進全班學生的共同進步,共同取得音樂上的巨大進步,提高音樂素養,發展綜合素質[1]。
例如,讓學生合作完成一首曲目的演奏或者是大合唱,教育工作者就可以利用合作式教學,增強他們的合作意識,培養他們的團隊精神。
教育工作者們利用合作式教學方式,讓學生之間友好合作學習,營造出良好的學習初中音樂的氛圍,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音樂理論知識以及具體實踐。與此同時,學生在合作式教學的推動下也能與其他同學建立良好的學習合作關系,有利于形成互幫互助的學習風氣,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熱情。
在當前教育課程改革不斷開展的背景下,教學工作者也在不斷地進行著合作式教學實踐,以期讓學生能夠獲得足夠多的初中音樂知識,但是,教育工作者們在開展合作式教學工作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音樂老師對學生進行分小組教學,但是小組分配不合理,導致學生對音樂課堂學習的興趣逐漸降低,無法發揮合作式教學應有的作用。
在新課改背景下,初中音樂教師一直在付出努力,以使學生可以更好地學習和掌握初中音樂學科知識。但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使得合作式教學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比如,初中音樂教師給每個小組的學生分配初中音樂學習任務不合理,以致學生不滿意老師的分配,從而他們不愿意配合老師的教學,學生逐漸失去對音樂的興趣。這樣一來,教師發布的學習任務無法驅動學生學習音樂知識,影響了他們藝術素養的提高以及綜合素質的發展[2]。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需要教育工作者們和學生共同付出努力,達到預期的理想目標,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提升他們的人格魅力以及氣質,促進他們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
例如,初中學校的教學工作者應該在班級里分小組教學初中音樂學科知識,培養他們的小組合作精神,讓他們逐漸形成互幫互助、共同進步的意識。比如,在演唱一首愛國歌曲的時候,小組里每個人都需要付出努力,共同發聲,這樣才能使得這首歌曲的演唱聲音洪亮有力度,振奮人心。另外,還要帶動學生融入音樂的世界,促進小組內和諧關系的形成,同學之間更加互幫互助。
單一的傳統的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一般是音樂老師給學生講解音樂理論知識,課堂氣氛比較刻板枯燥,不容易引起學生對音樂理論知識的興趣。因此,音樂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小游戲進行音樂理論知識的教學,增加課堂的趣味性,活躍課堂氣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無形中提高他們對音樂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音樂教師在給學生講授《說唱臉譜》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各自扮演臉譜中的角色,并且進行合唱比賽,或者是舉行音樂故事的比賽等,以此豐富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新課改要求初中學校對學生進行合作式教學初中音樂學科知識,以期學生能夠更快更容易地理解和掌握音樂知識,提高藝術素養。
例如,老師可以把學生帶到室外進行教學,開闊他們的眼界和視野,使得他們可以有更大的空間,增強合唱歌曲的效果,提高音樂課堂教學效率,不斷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和綜合素質。
在初中音樂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僅自身要有學習音樂的熱情和興趣,而且也需要初中音樂教師利用合作式教學手段激勵學生更好地學習初中音樂學科知識,使得學生能夠更好更快地掌握初中音樂,不斷提高他們的藝術素養,提高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