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南婭
(貴州省安順市普定縣二中,貴州 普定)
我們在中國古代史的教學過程中,采用趣味歷史教學導入、展示歷史文物照片、開展歷史人物專題學習活動的方式,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主動學習的過程中,顯著提升了學習效率。通過教學方法的創新,學生可以在中國古代史的學習過程中更加深刻地認識我國古代的燦爛歷史文化,從而由衷地產生民族自豪感,進而讓學生更加熱愛祖國,熱愛我國的歷史文化。
在中國古代史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在課程教學范圍的框架下充分借鑒影視作品,為學生剪輯制作了豐富、有趣、生動的歷史教學導入視頻,使學生產生了濃厚的歷史學習興趣。學生在學習興趣的引領下,更為主動地學習歷史,有效提升了教學效率。
例如,我們在《三國鼎立》一課的教學中,根據電視劇《三國演義》的內容,為學生剪輯制作了一部時長為5分鐘的教學導入短片。短片中以蜀國的五虎上將“關羽、張飛、趙云、馬超、黃忠”為主角,展現了關羽溫酒斬華雄、張飛大戰張郃、趙云長坂坡救主、馬超大戰許褚、黃忠怒斬夏侯淵的精彩片段。學生在觀看了教學導入視頻之后,紛紛對三國時期那一段動蕩的歷史提起了學習興趣,在之后的主體課程學習中認真學習,有效提升了教學效率。
在我國的歷史文明中,歷史文物是我國歷史文明的佐證,標志著我國歷史上工藝水平的高超與歷史發展的輝煌,展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我國古代的歷史文物,無論是我國歷代的國畫,商周時期的青銅器,還是唐代的唐三彩,抑或是宋、元、明、清時期的瓷器,都展現出了巧奪天工的藝術造詣和高超的工藝水準。我們在中國古代史的教學中通過互聯網搜集了眾多我國古代歷史文物的照片,為學生進行近距離的展示,學生加深了對我國古代歷史文明的認識與理解,充分感受到我國古代歷史文化的博大魅力。
例如,我們在《燦爛的宋元文化》一課的教學中為學生搜集了宋元時期國畫:《清明上河圖》《千里江山圖》《富春山居圖》,以及宋朝鈞窯瓷器、汝窯瓷器、哥窯瓷器,元朝的元青花瓷器的照片。讓學生通過觀賞文物照片切身感受燦爛的宋元文化。學生在觀賞文物照片的過程中,不由得被我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所折服,學生直觀地見證了我國燦爛的宋元文化,有效提升了學習效率。
學生在古代歷史的學習過程中,往往對于一些有特點的歷史人物較為感興趣。我們在學生興趣的基礎上,組織特定歷史人物的專題學習活動,通過歷史人物材料的搜集與學習,詳細地了解了歷史人物相關知識;通過對歷史人物的辯論,培養了學生客觀、辯證地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
例如,我們在《蒙古的興起和元朝建立》一課的教學中,對成吉思汗這一歷史人物進行了研究與辯論活動。首先,我們要求學生利用課下時間通過圖書館以及互聯網,搜集成吉思汗的相關資料。在課堂的專題學習活動之中,我首先引用毛主席詩詞“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作為開場;之后,我們為學生介紹了成吉思汗姓孛兒只斤,名鐵木真,原是蒙古乞顏部首領,之后統一了蒙古各部,并讓學生根據自身搜集到的材料展開討論。在學生討論結束后,我們組織學生進行辯論,辯論成吉思汗究竟是善于發動戰爭還是促進民族融合的英雄,通過這次辯論過程,學生站在不同的角度評價成吉思汗的功過,最終為成吉思汗作出了公正的評價,使學生養成了客觀、辯證地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
總而言之,中國古代史是我們國家最為寶貴的歷史財富,我們要在中國古代史的教學中,充分帶領學生見證我國古代光輝燦爛的歷史文化,使學生自然地產生民族自豪感。為了提升中國古代史的教學效率,我們通過歷史教學導入、歷史文物照片展示與歷史人物專題學習活動,使學生在興趣的引領下進行了主動學習,讓學生在我國古代的歷史長河中盡情遨游。我們運用以上教學手段,使學生學習到了鮮活的、生動的中國古代歷史,進而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歷史研究習慣,將會對學生的終身發展提供巨大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