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鋒
(廣東省清遠連州市第二中學,廣東 清遠)
青少年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祖國發展的生機與希望,青少年的教育水平直接決定著國家人才培養戰略的實施情況,直接決定著國家建設工作能否高效、順利地開展,決定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能否早日實現。對青少年的教育需要從基礎抓起,所以在初中階段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學中,對學生的健康、良好、正面發展來說意義格外重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內容有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從國家、社會、公民三個方面進行了全面而又簡約的概括歸納,更加符合中學生的認知規律,更加能夠得到中學生的認同,更加有利于學生的健康、和諧、全面、良好的發展。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建設目標,也是從國家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高度凝練。在初中思想品德學科教學中,教師應當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教學,讓學生能夠深度了解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了解國家層面價值目標對其他層面的價值理念的統領作用。例如,在北師大版九年級道德與法治第一單元《感受時代脈動》教學中,教師就從物質生活的不斷提高、文化生活的日益豐富、生活方式的不斷變化當中看到了人民生活的不斷富足,通過中國的發展吸引著世界的目光、經濟發展充滿了活力、科學技術的發展與教育水平的提高為國家經濟發展注入了足夠的動力、我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不斷增強等方面體會到了國家的不斷富強。通過對我國政治制度的了解,認識到了我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我國的許多重大政策和決策還要聽取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與各民主黨派協商,認識到了我國基層民主不斷擴大,人民群眾參與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的渠道更加多樣化,人民共同參與,共同管理國家,充分認識到我國的民主管理。通過以上教學,保證學生對國家層面價值目標的深入了解。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現狀的生動表述,也是從社會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在初中思想品德學科教學中,教師應當充分證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屬性,更是我們黨矢志不渝、長期實踐的核心價值理念。例如,在北師大版九年級政治第二單元《踏上興國之路》第七課《堅持依法治國》教學中,教師為了讓學生了解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是我國的基本治國方略,從憲法是法制的標志,以憲治國是依法治國的核心,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是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了解了法治國家的基本理念,從以德治國和依法治國相輔相成,以德治國、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實施以德治國、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質了解了加強道德修養的重要性。通過以上教學,保證學生對社會層面的價值目標的深入了解。
“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必須嚴格遵守的基本道德規范,涵蓋了社會道德生活的每一個領域、每一個層面的道德準則,是從個人行為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高度凝練。在北師大版九年級政治第四單元《實現共同理想》第十二課《傾力奉獻社會》教學中,教師就讓學生明確認識到個人的命運和國家的命運息息相關的關系,只有不斷服務社會才能實現我們的人生價值,只有把個人的理想和國家、民族的理想系于一身才能真正變為現實;認識到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的密切聯系,認識到一個人只有奉獻社會、報效社會,才能成為真正的人才,才是真正的愛國的表現,強化了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保證學生對公民層面的價值目標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總而言之,在初中思想政治課中,教師需要深度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內容,幫助中學生牢固樹立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不懈奮斗的堅定信念,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度融入中學生的思想之中,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奠定更加堅實的思想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