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凱
(江蘇省靖江外國語學校,江蘇 靖江)
初中數學復習課是學生考試之前對知識點復習和加深鞏固的關鍵,是對整個學期知識的復習和強化,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復習課就是將學過的知識按照講授新課的方式再重新講授一遍,這種教學方式對于那些數學知識掌握扎實的學生來講無疑是浪費時間,對于那些數學知識掌握不扎實的學生來講仍舊是沒有學會,這就在無形之中浪費了大量的時間,所以初中數學的復習教學應有針對性有策略地進行,不能盲目地進行授課,初中數學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來進行針對性有目的性的教學。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核心素養導向下的初中數學復習課程教學是初中數學教育的新挑戰,也是現代化教育體制下為了能夠培養全方位的高素質人才提出的新的核心式教學理論。它可以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數學思維、數學推理能力、邏輯能力、數學運算等能力。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重視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通過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科的興趣,讓學生逐漸成為數學教學的主體,進而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沒有學習者主動參與的課堂,就不會在真正意義上存在學習行為。但是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之中,復習課的課堂氛圍沉悶,學生參與的程度兩極分化比較嚴重,一部分學生由于數學基礎知識掌握得比較扎實,很容易就可以跟上課堂教學的進度,能夠比較容易地完成課堂上布置的學習任務,這樣的學生在數學課堂之中的參與程度比較高,但是另外一部分學生由于數學基礎知識掌握得不夠扎實,已經跟不上教師教學的進度和節奏,雖然在課堂教學之中基本上都是已經學習過的內容,但是這部分學生連最基礎的概念和方法都沒有掌握牢固,更不要說更深層次的問題了,這就導致了學生對數學課堂失去興趣。
雖然說問題是作為復習課教學的重要載體,但是在初中數學復習課教學活動之中,有很多教師設置的題目數量多、難度大,并且不斷地挖掘中考題,使得很多題目的設置都超出了教學要求,教師沒有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對所復習的知識進行思考回憶等等,這樣學生的思維會被教師的教學模式所困,不利于學生的發展。
在傳統的教學中,復習課程就是對于知識的重新講解,學習到的還是重復的知識,在核心素養導向的復習課模式下,教師應該遵循一個原則,即讓全體學生有所得的原則。在以核心素養為導向下的初中數學復習教學不應該僅僅只是將知識點進行簡單的羅列,更加重要的是讓不同程度、不同基礎的學生能夠在復習的過程之中得到進步和發展,基礎知識掌握比較牢固的學生得到能力上的提升,中等學生在解題思路、解題方式方法等方面有所提升,基礎知識掌握不扎實的學生可以在知識方面有所收獲。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發起學生的興趣,同時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讓教師能夠全面地了解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程度、在哪方面有所欠缺等等,做到有的放矢,進而通過對知識點進行總結梳理使其系統化、結構化,進而提升學生的能力,使學生有新的收獲。
核心素養導向下的初中復習課程的目的是引導學生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出發,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將已經學過的知識條理化、系統化,使學生的認知水平、理解水平以及應用水平達到一定的高度。在這種教學模式之下問題的設置應該是梯度化的,難度過低影響教學質量,難度過高打擊學生的自信心,進而影響教學效果。所以問題設置方面應該從學生的認知規律出發,從易到難,從具體到抽象,循序漸進,既要注意對于“低層次”學生的引導,又要注意“高層次”學生的思維啟發和創新。
數學是邏輯思維理論學科,所以在課堂教學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養成嚴謹的學習態度,及時改正出現的錯誤,并且查找錯誤的原因,避免因為審題不清、知識點記憶不清晰、計算錯誤等原因造成解題失誤。
核心素養導向下的數學復習課應該是在學生對于知識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和了解時,老師帶領學生引導學生自主地總結知識,隨后教師根據學生總結的知識進行補充和講解,通過學生對于知識點的總結,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
綜上所述,核心素養導向下的初中數學復習課的教學要摒棄傳統教學模式,使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靈活引導學生進行自主總結,讓學生在復習的過程中培養起數學思維能力、數學邏輯能力以及自主學習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