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燕
(四川省米易中學校,四川 攀枝花)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歷史教學內容都是與我們當今生活有著密切聯系的內容,如何在歷史教學中將歷史與現實有效聯系起來,促進學生的長遠發展,是一項十分富有研究價值的嶄新歷史教學課題。我們在高中歷史教學中,首先為學生解讀我們當代的年輕人,既是歷史的傳承者也是歷史的創造者,應在歷史學習過程中通過總結歷史規律,促進自身現實的發展。之后我們利用大量的現實材料為學生進行對比教學,讓學生正確認識到了歷史與現實之間的聯系,從而有效提高了學生的歷史素養與歷史應用能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史,是高中歷史的重要內容之一,在高中歷史教材中,從科學社會主義的提出到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再到我國計劃經濟的發展,最后到改革開放,完整系統地為學生介紹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產生、發展歷程。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歷史教學,我們應緊密結合當今的時代特點進行現實聯系,為學生介紹我國新時代的發展成就,從而讓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產生更多的認同。我們在教學中,利用互聯網為學生搜集了大量文字資料,根據這些文字資料,為學生詳細介紹了我國自“十八大”以來取得的科技、教育、文化、經濟、醫療衛生、養老等多項成果。讓學生能夠認識到取得這些成果的原因,都是我國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而得來的,進而使學生產生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論自信、文化自信。
在《對外開放格局初步形成》一課,我們為學生詳細介紹了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的對外開放政策。從經濟特區的創辦,到沿海經濟開放區的開辟,再到浦東的開放與開發,為學生解讀了我國對外開放格局的具體形成過程。我們在高中歷史教學聯系現實的過程中,為學生引入“一帶一路”倡議概念,讓學生系統地認識到我國對外開放格局的最新發展成果。具體來說,我們首先為學生通過互聯網搜集新聞視頻資源,之后進行視頻剪輯,將這些新聞資源剪輯成為歷史教學視頻。在課堂上,通過為學生播放這些歷史教學視頻,讓學生認識到“一帶一路”倡議對我國對外開放格局產生的深遠影響,讓學生認識到“一帶一路”倡議對于促進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濟發展、發展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傳統友誼的重要戰略意義。進而組織學生進行對“一帶一路”倡議的集體討論,討論“一帶一路”倡議對我國對外開放格局產生的戰略意義,以及對我國人民現實生活的積極影響,從而有效提升了學生將歷史與現實聯系的能力。
《20世紀以來中國重大思想理論成果》單元,是高中歷史的重要教學單元,其中主要對“三民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以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進行了介紹。我們在進行高中歷史教學現實聯系的過程中,充分結合新理論、新動態,將科學發展觀,特別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入歷史教學中,讓學生能夠認識科學發展觀、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聯系。重點結合“十九大”精神,為學生解讀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當代中國的發展指導意義。為學生明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2050年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宏偉藍圖,讓學生能夠將自身的發展與國家命運結合起來,自覺樹立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不懈奮斗的意志。我們還結合中國古代史教學與中國近代史教學,為學生深入解讀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歷史的必然趨勢,讓學生主動地將自己的夢想融入中國夢之中,從而不斷奮發前進。
總而言之,當代的高中學子,既是我國五千年歷史文明的傳承者,也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與接班人。為了在歷史教學中發展學生的歷史價值觀與歷史應用能力,我們通過為學生解讀現實生活中最新政策、理論的方式,讓學生充分發展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論自信、文化自信,使學生能夠更加認同社會主義、更加認同共產黨的領導,為他們在不久的將來投身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