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永斌
初中語文在學生的成長階段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不僅傳授文化知識,還包含著許多人生哲理和做人的基本道理的學習,學生學習難度較大。互動教學采用師生之間互相交流的教學方法,改變了教師和學生的思維方式,學生變被動為主動,提高了學習興趣,教師也提升了教學效率。
第一,互動教學涉及教師和學生兩個主體,二者是平等的,他們的重要性不分上下。互動教學不是單獨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而是將教與學和諧地統一起來。第二,互動教學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必須遵循靈活的原則,根據教學實踐活學活用。它不但包括不同領域和不同階段,而且對不同的學生群體和其他個體,均應該運用多樣化和差異化的互動方式,通過鼓勵學生對主體意識和創新意識的認知,加強他們再學習能力的形成與創新能力的提升,直至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
語文課的互動教學不同于其他課程,它可以被當做是師生之間的一種溝通方式,如 “人教版”的互動模式注重溝通與合作。師生之間可以選擇這種比較恰當的方式進行互動教學,調節雙方的關系,主要環節是自主學習——創設情境——自主探索——提出質疑——科學的評價。按照這樣的教學環節帶領學生學習語文課程,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興趣,改善了語文課程的學習氛圍,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1.自主學習方面。自主學習就是學生按照教學要求和教師的指點,利用適合自己的方式學習課程的相關內容,對所要學習的內容進行理解和分析,再回到課堂上的時候可以學習重點。自主學習留給學生足夠的思考和討論的時間,使學生掌握了自主學習的方法。
2.情境創設方面。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創設學生能夠接受和理解的教學意境,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具體可以采用以下三種方式創設情境:第一,直觀式。對于觀察類的學習內容,可以引導學生注意觀察生活、搜集素材,利用網絡技術創設直觀的問題情境;第二,懸念式。懸念式情境的創設能夠增加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和渴求知識的欲望,一般在課程開始或結束時進行運用,因為這樣能夠引起學生的注意,引發他們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第三,矛盾式和開放式。開放式的情境創設為學生開創了廣闊的思維空間,有利于學生探索學習上的問題。矛盾式的創設是對于一個事物來講,分別從它的不同側面設置問題,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分析準確認知事物,進而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3.自主探究。自主探究是指學生通過自主學習,來探究學習內容的過程,學生將自己查到的知識與教師提供的內容加以整合,經過研討闡明觀點,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對研討的結果進行思考,不斷地改正錯誤,使得出的結論逐漸趨于完善。
4.提出質疑。在探究的基礎之上提出質疑,學生的思想在探究與質疑之間得到升華。學生自主建立學習小組,在小組內部根據學習內容暢所欲言,達成共識。教師就每個小組提出的問題給予點撥,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的好習慣。
5.科學評價。科學地評價是互動教學的最后環節,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教師首先要肯定學生自主探討和獨立學習的精神,再針對學生對于基礎知識的認知程度給予科學的評價,給學生帶來自主學習的自信心。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運用互動教學模式有如下特點:
1.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采用對話式教學。在初中語文課程的講授過程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是其重要的教學內容之一。在傳統教學的影響下,形成了一種被普遍認可的教學程序:老師先通讀課文,將課文分成幾個大段,然后總結段落大意和文章的中心思想,再將需要講解的文章特點、重點詞句等完全記錄在教案上。在上課的45分鐘里,教師講得口干舌燥、細致入微,學生卻呆若木雞,對老師所講的內容不知所云。接近下課的時間了,老師急忙提問幾個學生,檢驗學生的聽課效果,結果也不盡如人意。最后,學生放學回家還得把課堂筆記背下來以便迎接考試。這種教師用自己的講解代替學生的思考閱讀,是單向的“灌輸式”教學。
互動教學模式將初中語文的教學方式變成了對話式閱讀,這是師生雙向的交流。首先,教師給學生做簡單的指導,讓學生獨立完成閱讀環節。然后,教師和學生本著 “平等”的原則,在輕松的環境下展開對話,師生都可以是多重角色,如同主持人、嘉賓及觀眾,實現實時對話。對話遵循教學內容,實行雙向提問的互動模式,師生雙方互相提出問題,再對所提問題進行分析。一方面是教師提問,另一方面是學生提問。教師以教學內容為主,參照學生的知識和能力,有的放矢地提出問題;學生提出難點問題,讓教師來解答,可以是學生自己發現的問題,也可以是學生對比同學給出的答案后發現錯誤提出問題。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全面表達自己的想法,讓師生站在彼此平等的角度上進行交流,并且能夠對其他同學的觀點提出質疑、做出評價,加深了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
2.教師講解議論文時采用辯論式的教學互動。初中語文議論文教學普遍采用辯論式教學方法,教師帶領學生將課堂作為辯論現場,請正反雙方分別發言,在辯論中找到最佳答案。教師可以是主持人,也能夠充當辯論員,通過角色互換來活躍課堂氣氛,最終對新情況和新問題展開探索。
議論文的教學特別適用這樣的辯論式教學模式。它能夠依據中心論點設置正反兩方的觀點,經過辯論,引導學生踴躍發表自己的觀點,讓學生取長補短,達到互相學習、共同進步的學習目的。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除了對話式和辯論式這兩種模式,還可以采用實踐法、主題探討法等互動教學模式,都可以在教學中大膽嘗試。
“人教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有一篇朱自清的散文 《背影》,文章的主線是 “愛”。教師在聲情并茂地朗讀之后,可以再分段加以講解:“我那時真是聰明過分”“唉,我現在想想,那時真是太聰明了!”教師通過引導學生通讀這段課文來提問:“這里的兩個 ‘聰明’是什么意思呢?是真的聰明嗎?”這時將學生分成小組,就此問題分別展開討論,看看大家最后得出幾種結論。再引導學生積極發言,闡明自己的觀點。最后,教師對學生的答案分別進行總結,引導他們找到正確答案:第一,是當年自己因為年輕,不能理解父親的做法,第二,寥寥幾筆,勾勒出父親對兒子的擔心,是父親的大愛,這恰恰顯示出自己的愚鈍。通過這樣的互動學習,教師引導學生把應該講解的內容逐一挖掘出來,使學生對所學內容記憶深刻。當然,除了分組討論,還可以鼓勵學生以表演、競賽、戶外踏青、夏令營等等多種方式來參加互動教學,給予學生學習的主動權,達到完美的教學效果。
語文是基礎學科,初中語文課程是初中生學習的基本內容,對于學生品格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互動教學模式的引入有效地提高了語文教學質量,促進了教師與學生的交流與配合,增進了師生感情,營造了教學的和諧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