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勇
(甘肅省平涼市莊浪縣楊河學區)
要解決農村小學高年級數學課堂中存在的“沉默”現象,改變學生上課時不動口、不動腦的不良習慣,結合農村小學班級人數較少這一特點,變劣勢為優勢,使農村小學高年級數學課氣氛活躍,學生活潑,可以嘗試使用小班化分組教學的模式組織農村小學高年級數學課堂,那么小班化分組教學的組織形式有哪些呢?
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平時的表現和個性差異,將學生按照一定的比例分組,分組時可以刻意在每個組安排平時上課時能積極主動參與課堂,且性格開朗、善于交際的同學。并在每個組穿插相同比例的學習習慣較差、且平時上課不愛積極主動回答問題、不愛動腦、且不善于和其他人交流的學生。教師在分組時考慮到這些方方面面,并適當分配每個學習小組的組員人數,分組教學的前期準備工作就算完成。
要組織實施好小班化分組教學,教師不能像正常教學一樣進行備課,編寫教學設計。而應該有針對性地編寫適合小班、小組的教學設計。小班化教學所在學校可以自行規定教學設計的模板,教學設計中應具有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等板塊。并設計一些針對教學內容的小組活動,引導學生在小組內進行學習,上課積極主動的同學帶動和幫助平時不善于動腦、不善于和別人交流的同學,大家一起來學習,一起來運動,一起在班級生活。一個班級就是一個整體,將班級分割成具體的模塊,依靠大家的智慧來活躍“沉默”的課堂。
每個組可以自己選一名同學擔任組長,也可以由科任教師確立不同的組長,你可以擔任數學課上的組長,他可以擔任語文課上的組長,她可以擔任英語課上的組長。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小組能夠討論完成的問題,組織比賽匯報,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可以制定一些小組規則,一榮俱榮。每個人都代表小組的形象和榮譽,樹立小組榮譽感,使小組內部成員擰成一股繩。這樣教師在上課時,只要發出課堂指令,小組就開始動起來,積極尋求解決的辦法,積極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這樣課堂上到處是你追我趕的活躍氣氛,每個人都不敢有絲毫的懈怠,因為影響到小組的榮譽,其他同學會指責你。對于這樣的大環境,小學高年級數學課存在的沉默現象就會迎刃而解。
打造良好的育人環境是每個教師不斷追求的理想。同樣的,打造良好的班級環境,對本班學生的學習會起到很好的幫助作用。那么小班化分組教學的班級文化建設尤為重要。打造小班化教學的教師,可以將同學們上數學課時用到的教具學具擺放到教室的角落里,供同學們隨時使用,同學們學習的氛圍變得濃厚起來,那么同學們上課時參與數學課的興趣也就會逐漸提升。教室里可以設置圖書角,圖書中要有與數學和數學家有關的兒童圖書,樹立小學高年級學生的數學學習榜樣,激發他們對數學的熱愛。
作業布置好后,每個小組交于教師進行定稿。教師只是負責對作業中不夠合理的部分進行修改,然后交于同學們進行作業即可。這樣學生就不是被迫學習數學,而是自主學習。這樣會減少一部分學生的厭學情緒,增強他們的學習動力,只有愛學習了,一切都阻擋不了學習的熱情,課堂上也就不會出現“沉默”。
課堂上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搶答題,將枯燥的上黑板練習或指名學生回答的練習方式設置成競賽題,比賽活動。教師扮演主持人或者裁判,每個小組就是一個參賽隊,相互間進行比賽。在競爭中學習,在學習中培養同學們的競爭意識。這樣既提高了學習數學的效率,同樣的也活躍了課堂氣氛,打破了以往死氣沉沉的課堂氣氛。
教師引導小組成員進行自主分工。根據特長,你負責畫圖,你負責收集同學最近常出現錯誤的數學題,你負責尋找一些著名的數學家的故事。最后大家通力合作,負責整理和編排富有自己小組特色的數學手抄報。通過另類的方式將數學學習過程無形中體現了出來。
總之,每個農村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師可以根據自己學校,自己所帶班級的實際情況,自己不斷探索,不斷創新,不怕失敗,創造出不同于傳統教學模式的小學高年級數學課堂。大膽嘗試新的教學組織形式,力求打破農村小學高年級數學課堂中存在的“沉默”局面。為自己、為學生開拓一片學習數學的新天地。力爭每個孩子能學到適合于自己的、滿足自己所求的數學知識。
[1]鄭威.小班化分層教學,讓村小數學課堂更高效[J].教育科學(引文版),276.
[2]南維.小學數學分組教學策略淺探:談小班化教學[J].考試周刊,2010(26):97-98.
注:此文為2015年度甘肅省“十二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農村小學高年級數學課堂沉默現象及對策探究》(課題立項號:[2015]PLG123)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