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云陽縣第二初級中學)
中華武術是民族精神的靈魂,是中華民族的文明瑰寶,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優化傳統,讓中華武術屹立于世界武術之林,展示中華武術在漫長的演進中生生不息、生命不止的強大力量,讓中華武術成為體育課堂教學的主宰。作為初中體育教師要意識到學生掌握武術套路基本功的重要性,綜合學生的身體素質,系統性地規劃學生的動作,融入多樣化的武術訓練方式,提高學生肌肉的伸縮能力,領略武術基本動作的內涵,為學生傳授和講解正確、熟練、科學的掌握要領,提升學生身體的靈活性和武術技能的精湛性,密切關注學生的眼神、士氣、節奏的有效結合,充分體現自身在學生武術套路基本功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全面提高學生的控制能力,以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下面就武術套路基本功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有何作用,具體地談一談。
初中體育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時,必須與教材緊密相連,所選取的武術套路基本功要有針對性、趣味性,與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機地融合到一起,使教材內容真正為學生服務,讓學生真正為武術套路基本功服務,從而達到事半功倍、學以致用的教學效果。就目前而言,部分初中生在練習武術時,往往存在敷衍心理,打出的拳頭有氣無力、軟綿綿的,面對這些情況,需要教師以身作則,嚴格規范自身的行為,結合視頻播放的形式,讓學生感受一下武術動作的基本演練風格,體驗其中的感召力,避免自己徒手演練,讓學生產生厭煩心理,這種形象、逼真、直觀的展示方式,不僅能讓學生真正掌握基本動作,更能學好沖拳、推掌等正確的技術規格,只有學生對基本動作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充分激發學生自覺練習武術的意識,學生才會對其他形式的訓練產生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再采用其他的訓練方式,變換多種練習模式,都能消除學生枯燥乏味的心理,以提升初中體育課堂的教學質量,讓武術發揚光大。
變化多端、靈活機制的課堂才是學生喜歡、熱愛的陣地,學生對于教師靈活的教學方式,才會表現出強烈的求知欲,才能在課堂上充滿活力,才能展示自己的智慧和才智,讓課堂更具魅力。為此,初中體育教師要發揮武術套路基本功自身的魅力,以靈活性為基點,嚴格把握好、調控好動作質量關,密切關注學生的基本動作,對于不規范、姿態不端正的動作及時做出科學的指導和引領,融入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可以采取游戲、個人表演、小組演練等多種教學形式,展示學生的群體智慧,讓學生在每個動作上都不能存在僥幸心理,更不能馬馬虎虎地應付,而要反反復復地引導學生主動地練習武術動作,精益求精、嚴格規范,按質按量地完成教學任務和目標,幫助學生盡快擺脫錯誤動作的束縛,形成正確、規范的動作定力,為自己的武術功底打好堅實的基礎,同時初中體育教師要從多種角度入手,發揮武術套路基本功的各種優勢和特征,嚴格訓練學生,嚴格要求學生的動作,為今后掌握高深的武術功底做出積極的貢獻,從而突出武術套路基本功對初中體育教學的影響力。
目前許多初中體育教師在開展武術套路基本功的教學講解的過程中,沒有真正領會新課程改革的發展方向,更沒有高度重視武術套路基本功的作用,總是覺得只要讓學生會看、會聽、會練,就實現教學任務了,然而學生在學習武術的過程中并沒有真正掌握動作要領,也沒有發現自己的失誤之處,為改變這些狀況,初中體育教師融入大量的實踐練習,比如為學生提供一場武術表演,或讓學生欣賞武術套路的動作圖解,利用先進的視頻教學,讓學生做出規范的動作,深深地看懂、學會動作的套路、節奏,能夠注意力集中地掌握武術套路中的難點和重點,更能用規范的武術語言描繪出動作注意的事項,幫助學生在腦海中形成一套獨具特色的武術風格,真正找到武術功夫的剛柔動靜的結合點,發揮武術套路基本功對學生的引領作用。當然,初中體育教師必須切實搞好武術套路基本功的理論教學研究,探究問題的實質,發現問題后及時處理,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武術鍛煉,陶冶學生情操的同時,必須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和武術技能,從而更好地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武術文化,讓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輝煌燦爛的國粹——武術項目更加科學化、規范化、嚴密化、整合化,并邁著堅定的步伐、以全新的姿態提升初中體育課堂的教學效果,真正體現其實效性。
總的來說,以上種種闡述,已經充分說明中華武術在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逐漸凸顯出其強大的優勢和獨特的風采,并顯示出勃勃生機,為課堂帶來強大的生命色彩。初中體育教師要通過合理的教學方式,切實展示武術套路基本功的魅力,利用多樣化的傳授方式,讓學生樂于接受,發自內心地喜愛,融入競技性、娛樂性的武術活動,制訂符合學生身體特征的訓練計劃,鼓勵學生勤學苦練,賦予學生堅強的意志和創新精神,從而切實提高初中體育課堂的教學效果,讓武術之風暢想于體育課堂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