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防城港市上思縣思陽鎮思陽初中)
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素質教育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而核心素養作為中學生在今后的學習與生活中必備的素養,對于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時代的變化和社會的發展,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和學習能力也有著極大的作用。核心素養的培養在中學數學課堂的教學中也尤為重要,它需要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時,不僅僅局限于對學生數學基礎知識和技能的教授,更要重視在這些知識和內容中所包含的數學核心素養、所需要的素養以及可以培養的素養。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質量,發揮初中數學在教育中的最大價值。
在傳統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數學教師是課堂的“主人公”,數學教師通過講解一個個數學理論知識、運算一道道數學題目讓學生掌握到初中數學學習的必備技能。這樣的教學模式固然能夠使中學生認識到數學課堂的重難點知識,并對數學的運算公式和解答策略有大致的掌握,但是在這種模式下,中學生處于一種完全被動的地位,在課堂學習中只是一味被動地去接受教師所灌輸的知識、傳授的經驗,而缺乏對數學問題的自主思考和探究,這對于數學水平的提升和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是極為不利的。因此,初中數學教師必須盡快革新傳統的教學方式,在數學課堂中營造一種探究學習的氛圍,讓學生主動去思考與某一數學知識點相關的問題,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比如,在對“二元一次方程組”這一知識點進行教學時,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組的運算規律和運算技巧,也要引導學生將“一元一次方程式”與“二元一次方程組”結合起來進行對比,讓學生去發現這兩者之間的關聯,并將自己的發現與教師和班內同學進行分享,從而培養中學生的理性思維和類比思想,讓學生在類比中看待數學問題,認清數學的本質,提升中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數學教材本身就包含著多樣的內容和豐富的數學核心素養知識。因此,在進行不同知識點的教學準備時,數學教師需要認真地研讀教材,通過對教材中出現的例題、圖片、故事等進行仔細思考和判斷,理解知識點的產生和發展過程,準確地掌握每一個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從而構建出中學數學學科的整體框架。同時,初中數學教師還要深入挖掘教學內容的本質,善于利用教材,將培養中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滲透進數學課堂教學之中,發掘出每個數學知識點背后所蘊含的核心素養以及可以培養的核心素養,并在教學過程中將其體現出來。
比如,在對“軸對稱”這一知識點進行教學時,就要注重對學生數學空間感的培養,讓學生去理解雖然當前所學習到的軸對稱圖形都是二維空間的圖形,但是它在三維空間內也是存在的,并引發學生去思考當前平面軸對稱圖形的判斷依據是否可以融入三維空間的判斷之中,以幫助學生為日后學習立體圖形打下堅實的基礎,讓學生能從宏觀的角度去把握初中數學的知識點與數學學科體系。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所必備的空間感也能逐步被培養出來,真正實現初中數學教育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標。
數學是一門具有科學性與實用性的學科,數學技能是一個人在實際生活中必備的技能,數學核心素養也是一個人立足于社會所需要具備的核心素養。因此,初中數學的教育更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寓數學教育于實踐操作過程之中,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數學學習情境,讓學生真正感知數學學科的實用性和重要性。而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中學數學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實現數學生活化,將復雜抽象的數學知識化歸為實際常見的場景,幫助學生在實踐中發現數學,運用數學知識去解決生活問題,讓學生在教學實踐中學會自主學習、自主思考,通過親自操作、實踐去論證自己的觀點,從而塑造學生的數學思維,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比如,在對“數據的分析”這一知識點進行教學時,與其運用教材中的大量數據,不如讓學生自行設計一個問題,并去搜集數據,并根據手中的數據進行分析、比對,研究出問題的走向和本質。這樣的方式,能夠極大地引發學生對中學數學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也能提升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讓學生在實踐中解決數學問題,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從而提升數學核心素養。
綜上所述,在初中數學課堂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體現了當代數學教育的價值和意義,適應了新課程背景下培養學生學科素養的需要。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需要進一步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多種途徑去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1]王燕.提升初中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策略探討[J].環渤海經濟瞭望,2016(12):8.
[2]劉楊.淺談初中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J].科技資訊,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