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桂林市全州縣廟頭中學)
眾所周知,班主任是班級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班級管理水平對教學質量以及學生成績有著重要的作用。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和素質教育的不斷滲透,越來越凸顯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農村留守兒童逐漸增多,留守兒童心理變化巨大,這使教育受到了巨大影響。初中是學習最關鍵的階段,更需要班主任重視班級教學管理,以創建良好的學習環境,因而分析班主任班級管理策略對學生發展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班級是由多名學生共同組成的大家庭,班主任就是這個家庭的主導者。而學生也好比班主任的孩子,然而每個學生心理特征、智力水平、興趣愛好、性格、意志力、氣質等各方面因素不可避免會存在一定差異,這也使得班主任在和其相處時會產生不同看法。但班主任不能單單憑借主觀意向判斷一名學生品格是否優秀,更不能因此對其區別對待,應在班級管理中始終堅持平等、民主、公平、公正原則,讓學生可以充分感受到來自班主任的愛護、尊重、關心,這才有利于促進學生健康成長。通常班級管理中的公平公正多體現于教師及時鼓勵和表揚“學困生”,引導其不斷努力,不能因“學困生”的學習成績差就對其進行語言諷刺和挖苦。當“學優生”犯錯時教師也需要一視同仁,不能因為其成績優秀而對其偏袒。除此之外,初中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還應引入人和,這有利于緩解班主任和學生之間溝通不暢以及家長過分介入等問題。班主任在充分了解學生內心需求之后,進而才能走進學生心理,只有這樣才能促使學生對班主任敞開心扉,主動溝通交流,避免因心理問題而影響學習。
班主任是班級管理的引導者和組織者,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班主任的語言藝術直接影響著班級管理的效率和質量,所以,班主任應根據學生年齡和心理差異來運用語言,以此保證學生和班主任在和諧平靜的班級氛圍中進行教與學,提高班級管理質量。相關調查研究結果顯示,有時寬容的力量大過懲罰,班主任管理學生時應抱著寬容耐心的態度,從而促使學生健康成長。批評也是一種語言藝術,有多種方法,對不同的人應采用不同的批評方法,班主任批評學生時應講究批評藝術,才能獲得良好的效果。無聲的批評在有的時候產生的效果也是出乎意料,這種批評方法能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最重要的是能幫助學生深刻認識到自身所犯的錯誤并主動糾正。反之,嚴厲的批評在某種程度上反而會讓學生產生逆反心理,更不能從內心深處認識錯誤,糾正更是無從談起。針對上述現象,班主任管理學生時應根據實際情況運用無聲語言并將其和有聲語言相結合,提高班級管理效果。例如,班主任遇到性格極為活潑、不服從教師管教的學生,就可運用部分感人事跡打動其內心,讓學生真正體會班主任的關愛,進而促使其改正錯誤,注意力集中到學習方面。班主任在日常教學中一個肯定的眼神或微笑、一句溫馨的鼓勵、一個善意的提醒都會激勵學生,讓他們深刻感受到來自班主任的關愛,進而全身心投入學習中,提高配合度。
初中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應準確把握對待學生的尺度,爭取做到寬嚴并濟,如果有學生多次違紀或班級出現矛盾,首先要做的是第一時間了解情況,理清矛盾原因和對錯,再根據事情嚴重程度制訂解決措施。一定不能只要出現問題就毫不猶豫批評學生,這種方式十分容易造成學生出現逆反心理。與此同時,班主任還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將發怒轉變為寬容,訓斥轉變為協商,責罵轉變為勸慰,目的在于使學生能從內心深處認識到自己的行為已經影響他人并產生后悔心理,這樣一來,學生才會心甘情愿接受教師的教育。此外,初中班主任還應學會尊重學生個性,尤其對于初三階段的學生而言,更應關注學生的實際情況,幫助學生找準符合自身發展的定位,這不僅能使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信心,還能幫助其克服焦慮和煩躁情緒。教育并非一成不變地禁錮學生,而是放飛其心靈,進一步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欲望。
總之,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是初中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無論是對學生成長還是教育質量均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班主任通過班級管理可以將班級建設成為充滿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優秀團隊,拉近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的距離。最重要的是能促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掌握知識,從而達到提高教育質量的目的。
[1]覃曉.淺談農村初中班級管理策略[J].教育界:綜合教育研究,2015(8):10.
[2]張學蓮.淺析農村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問題及對策[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6,10(14).
[3]冉飛,謝婷婷.淺談農村中小學班級管理策略[J].快樂學習報:信息教研周刊,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