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洋
(山東省日照市嵐山區高興鎮初級中學,山東 日照)
布盧姆說:“學習的最大動力,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如果學習者對學習材料缺乏興趣,那么,學習者的學習過程自然也就缺乏動力、后勁不足。興趣堪比學習者學習的不竭動力源,在提升學習者學習效益方面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部分學生因為對物理內容缺乏濃厚的興趣,所以學習物理的積極性不高,物理學習成績不盡如人意等。基于此,一直以來,廣大初中物理教師在堅持不懈地探尋一些激發初中學生物理學習興趣的有效策略,并且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研究成果。下面筆者將在借鑒這些理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緊密結合自身教學實際,淺顯論述一些初中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有效激趣策略。
隨著教育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運用已經非常普遍。信息技術在提升課堂教學效益方面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事實上,信息技術在激發學生濃厚興趣方面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學生因為受到自身知識視野的限制,所以對于一些物理現象難以理解。因此,教師就可以在緊緊圍繞教材教學內容的前提下,巧妙地利用信息技術教學手段,潛心創設形象逼真的教學情境。如此一來,借助于這些形象逼真的教學情境,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就會被有效激發。
比如,在教學人教版九年級物理“內能”這一章節的時候,為了激發學生了解“分子熱運動”的興趣,筆者利用信息技術媒體手段創設了一段教學情境,以視頻的形式向學生再現了國宴茅臺酒曾經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摘得桂冠、享譽全球的故事——怒擲酒瓶振國威,香驚四座奪金獎。
由此可見,信息技術的巧妙運用能夠創設形象逼真的教學情境,進而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此外,教師還可以運用信息技術將教學活動游戲化,借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等。
物理知識與實際生活是密切相關的。對于五彩繽紛的實際生活,學生的興趣是非常濃厚的。因此,教師可以想方設法將學生對于五彩繽紛實際生活的濃厚興趣轉移到林林總總的物理知識上來。如此這般,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會變得高漲,學習效益就會大幅提升。
為了切實激發初中生學習物理的濃厚興趣,教師要在深入挖掘教材教學內容的前提下,一絲不茍地探究物理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以物理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為紐帶,教師就可以立足實際生活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了。
例如,為了讓學生理解“摩擦生熱”這部分內容,教師可以為學生列舉一些生活中摩擦生熱的具體事例。小朋友在滑梯上面玩耍,總會有屁股發燙的感覺,這其實就是摩擦生熱的原理。當天氣冷的時候,人們總是會不停地搓手,搓手取暖其實也是摩擦生熱的原理。
立足五彩繽紛的實際生活,學生就會將自己對實際生活的濃厚興趣順其自然地轉移到物理課堂中來,進而提升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效益。
實驗是學生學習物理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通過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各種物理實驗,他們就能夠更加準確透徹地理解相關物理概念以及物理現象等。尤為重要的是,因為物理實驗迎合了學生好動貪玩的天性,所以依托物理實驗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濃厚興趣。
基于此,初中物理教師要在緊緊圍繞課堂教學目標的前提下,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以及興趣愛好等,潛心設計一些妙趣橫生的物理實驗。這樣一來,通過引領學生專心致志地操作這些物理實驗,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提升物理課堂教學的效益。
例如,為了讓學生形象逼真地理解熱機的工作原理,教師可以引領學生做一個簡單有趣的實驗。實驗過程如下:首先,教師讓學生在一根試管內裝少許水,并用紅色塑料薄膜裹著棉花塞在試管中上部;然后,教師讓學生將這根試管放在酒精燈上面加熱至水沸騰并產生水蒸氣;最后,學生就能夠清晰地看到在這根試管中,用紅色塑料薄膜裹著的棉花塞在水蒸氣的推動下緩緩地向試管口運動。這個簡單有趣的實驗,能夠讓學生更加透徹地理解熱能轉換成動能的過程。
妙趣橫生的物理實驗能夠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進而讓學生興致勃勃、積極主動地探究相關物理知識。在此過程中,學生對物理知識自然會產生汩汩的興趣之泉。
歌德說:“哪里沒有興趣,哪里便沒有記憶。”興趣之重要性不言而喻。總而言之,作為初中物理教師,可以通過巧妙利用日新月異的信息技術、始終立足五彩繽紛的實際生活以及有效依托妙趣橫生的物理實驗等策略著力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當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之泉被開鑿出來之后,學生就能夠以興趣為動力源,源源不斷、循序漸進地提升自身學習效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