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第五中學 陳永鋼
隨著新課改的全面實施,在新教育形勢下素質教育也備受大眾關注,因為素質教育的宗旨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這對學生未來的發展起到了很強的推動作用。新課改自實施和改革以來,一直在強調學校及教師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而初中體育教學的改革和創新,也是為了讓學生的個性得到更好的展現和發展。個性化主要體現在讓學生在自己最擅長的領域得到全面的突破,而這就需要初中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打破傳統的教學思維和教學方式,在遵循新課改教學理念的同時也要制定合理的教學策略。根據目前初中體育教學的實施情況來看,雖然很多教師在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方面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效,但是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依然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這些都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個性發展。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探討和研究一下初中體育教學如何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在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方面,體育教學所起到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和其他課程相比,體育教學有著最明顯的優勢,那就是它可以把學生從室內課堂帶到室外,讓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項目來進行學習,所以體育教學的靈活性是非常強的。在開展體育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支配學習時間,也可以讓他們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對體育項目進行學習和練習。可以說體育活動可以讓學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的釋放,而且學生通過適當的體育運動也能活躍自己的思維能力,增強心理和生理的穩定性,這對培養學生的個性發展帶來了積極的影響。由此可見,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體育教學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所以無論是高校還是體育教師都要對體育教學引起重視,讓學生的綜合素質可以得到有效的培養和發展。
在初中教育當中,德育和智育、體育這三者之間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而體育在這其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在初中的學習過程中,體育教學是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基礎,而且還會幫助學生獲得更長遠的發展。舉個例子,體育教學主要是對學生的后天因素進行培養,讓學生在每一個年齡段都可以獲得不同的經歷和收獲,尤其可以讓他們的人格變得更加完整,個性上也會變得更加積極向上。
初中的學習生活對于學生來說只是經歷了人生的一部分,雖然三年的初中學習時間并不算很長,但是學生會在這三年當中潛移默化地受到各方面教育的引導,這不僅會對他們的成長產生重要的影響,同樣這對他們今后適應社會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因為初中體育教學不僅是為了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理論知識,也是為了培養他們的社會實踐能力,希望學生可以通過運動項目去培養和提高他們的社交能力,在社會上可以與人友好相處。比如在學校的體育教學當中,籃球教學除了可以在體育課上進行以外,學生也可以和校外的學生一起參與籃球比賽活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就會結識到很多好友,外加籃球比賽是一個非常考驗團隊合作能力的一項體育運動,所以它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并提高他們的責任意識。而且也能培養學生的吃苦精神,讓他們在遇到困難時可以堅持不懈,這對他們今后接觸和適應社會是一種很好的鍛煉。
體育教學發展之所以比較緩慢,這是因為它會受到主觀因素的影響,也就是會受到教師和學生的影響,其次就是客觀因素,客觀因素就包括了體育器材、活動場地等等。
在初中體育教學當中,教師的工作態度和專業技能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對體育教學的看法。有部分體育教師并沒有充分意識到體育工作的重要性,認為和專業課程相比,自己的課程只不過是為了讓學生放松身心。當教師的教學態度變得不再積極,學生的學習心態也會隨著教師的態度而發生變化,這樣一來在培養他們的個性發展上就無從談起了。因此,體育教師首先就要改變自己的教學態度,在課堂上要以積極地心態去面對學生,也要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這樣才能感染學生,讓學生可以積極的關注體育運動,愿意在體育活動中積極展現自己的運動技能,這樣才能讓他們的個性得到有效的發展。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體育設施的不完善、活動場地的受限就會對體育教學的事業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所以在面對這些客觀因素上,教師和學校都要及時解決,不僅要解決體育設備不足的問題,也要對體育設備進行改進,加強維護,在活動場地上也要盡可能為學生提供一個比較大的活動空間,這樣才能為體育教學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由于學生的身體條件會受到先天因素的影響,所以一個班級中每一個學生都有著他們獨特的優勢和特點,而他們所擅長的運動技能也會各不相同。在開展教學活動之前,體育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身體差異制定一個可行的教學活動計劃,所安排的活動要盡可能地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完成,這不僅僅是為了實現教學目標,也是為了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對運動產生興趣,不會因為自身差異而對它有所排斥。比如在進行跳高的訓練時,教師需要根據每個學生的身體素質,劃分若干個小組,讓學生通過分組訓練能在相應的時間內達到訓練目標。而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身體差異給他們安排不同難度的訓練,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水平去達到訓練指標。如果有些學生想要突破自我,嘗試一下新的挑戰,教師也要給予適當的鼓勵,在學生進行訓練時教師要密切觀察學生的各項動作,對于那些身體條件比較弱的學生,可以對他們進行集中式的指導,可以先為他們制定一個基礎的訓練目標,對于無法完成項目訓練的學生,也可以給他們換一個其他的運動項目,可以把他們的優勢和教學活動進行一個有效的結合,這樣也就從真正意義上實現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在體育教學當中,活動實踐教學內容占據了很大比例,要想提高學生的身心素質,讓他們的身心更加健康,首先就需要教師多為學生安排一些活動項目,要注重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根據不同的活動要求和活動內容,體育教師需要不斷轉換教學方式,不僅要以培養學生的興趣為主,所設計的運動任務也要盡可能地讓學生去自主完成,并不是在教師的催促下才去完成。舉個例子,在整個體育項目活動當中,跑步是最基礎的活動項目,同時也是不太容易引起學生興趣的體育項目。因為很多學生無法堅持圍著操場一直慢跑下去,所以根據這樣一個特點,教師就需要根據學生的興趣去給他們安排相應的運動項目,比如男生更喜歡球類運動,女生喜歡有氧運動。當學生可以練習自己喜歡的運動項目,他們的自主性就會增強,而他們的身心健康也會得到有效的提高。
在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和學生的接觸是十分頻繁的,可以說師生關系是否和諧也會直接影響到體育課程的教學效果。初中體育教學所面向的對象是所有學生,所以友好對待每一個學生才能讓學生對體育產生興趣。比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一些互動性較強的運動項目,建立和諧友好的師生關系,也是重要的教學方式之一。
總結:綜上所述,新課改的重要指導思想就是培養學生的個性發展,而作為素質教育當中十分重要的體育教學,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就要更加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教師不僅要在新教育背景下改變教育觀念,也要不斷創新教學模式,在教學活動中要對學生的思想進行正確的引導,也要關注不同學生的個體差異,最終滿足不同學生的個性發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