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 珍
(浙江省溫州第八高級中學,浙江 溫州)
高中生物與實驗的聯系密切,教材中的很多知識都來源于實驗。然而,傳統的生物教學中,脫離了實驗教學,過分重視理論知識的教授,學生機械地記憶知識點,這樣的生物課堂效率較低。當前,生物教學中存在著一些問題,教師要抓住教學問題,結合新課改的要求,提出應對這些問題的有效對策。
現階段,高中生物教學中將教師的“教”作為中心,這導致教學活動只停留在教師的“教”上,忽視了學生的“學”。由于受高考的影響,學生學習的目的是為了獲取高分數,因此,生物教學中,教師讓學生死記硬背理論知識點,忽視了生物實驗。如此一來,盡管學生學習了生物學科,但是他們的學科核心素養并未得到提高。這種過分重視知識傳授的生物課,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生物課堂效率得不到提高。
高中生面臨著高考壓力,他們的學習任務非常重。同理,老師的教學任務也是非常重的。部分生物教師為了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學校所安排的教學任務,他們只能縮減實驗教學時間,又或者利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機械地講解理論知識。這種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開展的教學活動,無法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并且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未采用新型的教學方法,學生會覺得生物知識太過枯燥無味,他們慢慢對生物學科產生了厭煩的情緒。當學生缺乏學習的興趣之后,那么課堂效率自然也受到了影響。
眾所周知,教學內容成為影響教學效果高與低的一個重要因素。新穎、有趣、豐富的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快速、主動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目前,教材是生物教學活動開展的載體,通常情況下,教師都是“照本宣科”,學生看到的只是教材上密密麻麻的文字,他們始終提不起學習的興趣。要想打造高效的生物課堂,教師要合理組織教學內容,保證教學內容的新穎、有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開設生物學科時,旨在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發展學生的科學素養。面對生物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教師應摒棄落后的教學理念,適時創新教學方法,從學生的興趣愛好、性格特征等方面出發,引導學生,鼓勵學生,轉變學生對生物學科的看法。
傳統的生物教學中,過分重視理論知識的教授,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針對此,教學中,教師應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改變之前的教學理念。盡管通過死記硬背這一方式,學生在考試中能獲得高分數,但是他們不知道學習這一知識點到底有什么用處。這樣的學生并不符合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為此,教師要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思維意識。
以“細胞的代謝”為例,教師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動手,探索細胞的代謝。當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他們不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能主動融入生物課堂中,快速消化生物知識。同時,學生的學習是有意識的,并且主動思考問題、探索問題,最終找到問題的答案。
教學中,教師要靈活運用教學方法,鍛煉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傳統的生物教學中,由于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法單一、落后,無法鍛煉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使得學生對生物學科產生厭煩的情緒。
高中生物學科包括以下幾個部分,實驗、思考、練習、活動等。生物教學中,教師應抓住生物學科的組成部分,并重視實驗教學,通過開展生物實驗,強化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認識。當然,實驗還可以啟發學生的思維,積極引導學生思考,使得學生養成自主思考問題的好習慣。此外,教師還可以運用分組教學法、自主探究法等,發揮各種教學法的優勢,增強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以“細胞的結構”為例,“細胞的結構”是本模塊的基礎知識,對學習細胞的自我保障、新陳代謝及生命周期等內容具有重要意義。本節課教師讓學生制作臨時裝片,使用高倍顯微鏡觀察細胞的基本結構,通過讓學生自主觀察,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也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
有些生物課程對學生的要求較高,但是由于學生所學的知識通常局限在書本上,他們無法快速理解生物知識。為此,教師應借助互聯網,從互聯網上查找與該課程相關的內容,這開闊了學生的視野,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加生物科技展覽,又或者組織生物競賽活動,這樣一來,強化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加快了學生掌握生物知識的速度。
綜上所述,新課程改革對生物學科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的教育形勢下,教師不能始終沿用單一的教學方法,而是用包容的心態,接納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并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進一步完善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方法,提高高中生物課堂的教學效率,順利完成了新課程改革中所設定的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