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芳
(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阿榮旗第一中學,內蒙古 呼倫貝爾)
化學是一門古老的在實驗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自然學科,科技高度發展的現代社會當中,化學學科煥發出了新的活力,在人類科技發展、生產生活的各個層面有著廣泛運用,并發揮著重要作用。在高中化學教學當中,教師往往沿用知識傳授的教學方式方法,這種落后的單一教學方式扼殺了高中生的科學探究欲望和學習積極性,因而教學效果一直欠佳。我國全面實施的新課程改革對教學從理論高度進行了重新定位,新課改理念指導下的高中化學教學應該將能力培養放在首位,以全面提升學生學科綜合素養為目標。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實踐當中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讓興趣成為促進他們自主學習、科學探究的強大內驅力,讓課堂學習變成教師引導下的學生自主發展的過程。化學教學改革應該從實驗教學改革做起,教師要善于利用具有實效性的實驗教學達到全面提升高中化學學科教學質量的目標。
為了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要善于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利用和高中生生活經歷密切相關的教學內容引入實驗教學,以提高高中生學習積極性,提高他們參與課堂學習的欲望。高中化學教師要善于尋找化學實驗和高中生現實生活的交集,以此為契機,讓學生認識到化學實驗對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指導作用,體會到化學學科的價值,從而提高學習積極性,提高他們的科學意識。例如在氯氣教學過程中,為了成功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我用某地由于飲用水污染造成高達112人中毒的特大事故引入本文教學,并向學生普及了可以利用氯氣來對自來水進行消毒的常識。然后我將知識延伸到我們日常使用漂白粉對自來水進行消毒的層面上,不僅開闊了學生視野,還增強了他們的學習興趣,激發了他們進行科學探究的欲望。
高中化學當中有大量富有趣味性、安全性強的演示實驗,傳統演示實驗教學往往是教師在操作臺上進行演示,學生仔細觀察實驗現象的過程。出于對實驗探究的好奇心,學生往往有著強烈的實驗欲望。教師可以利用高中生不滿足于僅僅“看”實驗的心理特點,將演示實驗變成教師指導下的學生動手操作實驗。在教師的講解、指導下,高中生親自參與實驗過程,通過動手操作自行完成實驗探究過程,在動手實驗過程中,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會得到有效提高。例如,在鋁及其化合物一節內容學習時,教師可以將原本應該由教師完成的鋁與鹽酸、鋁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對比試驗從演示實驗改為指定兩名學生到講臺上親自動手做實驗。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順利完成對比實驗,并自行總結出鋁和氫氧化鋁的兩性以及氫氧化鋁只溶于過量的強堿,卻不溶于過量的弱堿的科學知識。在動手實驗過程中,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當中,教師要善于讓科學探究成為課程改革的突破口,要善于通過精心設計的探究性實驗逐步提高高中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教師在實驗教學當中要運用“問題—討論—實驗—結論”的程序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讓學生在自主發現問題、自主設計實驗、觀察實驗、運用學過的化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探究過程當中發現新的科學規律,在探究性實驗過程中逐步提高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創新能力。例如,在對氯水的成分進行分析時,教師可以首先有目的地提醒學生對氯水與水發生的反應到底是溶解還是反應、還是兩者兼有、實驗課程產生什么產物進行思索,然后結合自己學過的化學知識自主設計探究性實驗,用來驗證氯水的性質。在分組設計實驗方案、進行探究實驗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指導,并對他們的探究實驗過程進行綜合評價,選出最佳實驗設計方案。再如,在進行“發酵粉加水或加熱產生二氧化碳”的探究實驗當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從實驗器材方面進行創新,改進傳統實驗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總而言之,通過對高中化學實驗教學進行改革創新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以及創新能力,可以有效提高高中生的科學素養,這對全面提高高中化學教學質量起著重要作用。但是巨大的高考壓力下,教師往往無法將大量精力用在化學實驗教學當中,教師要善于利用有限的實驗教學實踐,培養學生的實驗探究興趣,提高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以及科學探究能力,讓學生在科學探究過程中自行得出結論,從而在有效提高實驗教學質量、提高化學學科教學質量的基礎上促進他們科學素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