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瑩
(遼寧省瓦房店市第三十四初級中學,遼寧 瓦房店)
英語閱讀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學習內容,并且英語閱讀一直是中學生學習的一個薄弱環節,老師在英語閱讀的教學過程當中,把英語閱讀教學單單看成詞匯的積累,向學生講解語法知識,解釋文本的過程,日積月累,我們只把英語看成是一門考試的學科,而忽略了英語學科背后的人文性。所以,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不僅要讓學生學習英語知識,還要理解英語語言背后的文化滲透,注重社會關愛、家國情懷、創新實踐等,在本文當中,我將與大家探討核心素養下的英語閱讀教學,提高學生英語閱讀水平。
核心素養絕對是近兩年基礎教育的熱詞,以前倡導雙基,之后又提出三維目標,現在又提出了核心素養。核心素養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是每個學生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都必備的品格。形成終身可持續的發展。英語閱讀教學是文章、現實與內心的一個紐帶,在日常教學中老師對文章的解讀與學生對文章的理解都將關系到學生的認知、理解、品味和評價能力的提高。教師對文章的解讀能夠給學生營造適當的語言氛圍,學生在這種學習氛圍當中更容易融會貫通,形成自己更清晰的體會,形成新的知識體系,完善自己,形成適應個人終身發展的和社會發展的品格和能力。
我們要記住陶行知老師的一句至理名言:先生的責任不在于教,而在叫學生學。教師要啟發學生自主學習,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所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是核心素養下改革的主流趨勢。因此,讀前活動的一個重要的功能在于激發學生對文本主題和閱讀活動的興趣,在閱讀活動過程中我們要引導學生回憶過去所學的知識和體驗,并且充實一定的背景文化,讓學生構建起相應文本知識體系,從而更好地解讀文章,在讀前活動中,教師要注意幫助學生掃除文本中的語言障礙,提高閱讀的效率。
首先,教師運用各種各樣的教學方式,能夠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積極的學習態度和濃厚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拓寬知識視野,讓他們形成正確的跨文化學習觀,從而培養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其次,教師在閱讀過程中要適當的設置一些問題,問題要有層次,難易相結合,一步步引導學生閱讀,同時在問題設置時,要多角度地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讓學生大膽嘗試,積極尋求問題的答案。所以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了解教材、讀懂學生,制訂合理的教學計劃,把閱讀化難為易,讓學生從閱讀中感到樂趣,積累閱讀體驗。
通過文本閱讀,教師和學生之間討論并找到一些有意義并感興趣的話題,如教師可以就社會熱點、名人軼事等話題讓學生開展討論,培養學生的情感體驗,提高感受和理解的能力,同時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讓自己的情感世界得到升華。閱讀文本以后教師還要設置恰當的活動,如閱讀,講故事,演情景劇等,提高英語的實際運用能力。教師可通過各種練筆,進行各種話題的寫作練習,以讀促寫,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這要求老師閱讀許多不同主題及文體的英語閱讀材料,提高閱讀文本的多樣化,能使學生在閱讀中開拓視野,提高自己的文化境界。在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教育學生理解和尊重文化的差異性和多樣性,對外國文化的理解和對優秀文化的認同,同時滲透愛國教育,培養愛國情結。
老師首先要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自己養成良好的習慣,學生也會在這種氛圍下愛上閱讀,由被動閱讀變為主動閱讀,只有教師帶頭閱讀,學生才會主動閱讀。老師的的這種言傳身教會使學生在英語閱讀上受益,也會在各科學習上找到樂趣,更也會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
英語教學活動的主體是學生,學生是獨立的個體,學生和學生之間存在著很大的不同,我會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為學生選擇難易不同的文本,每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能找到極大的滿足感,收獲知識,提高能力,從而增強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
核心素養進一步落實是立德樹人的根本目標,幫助學生明確未來的發展方向。作為教書育人的主陣地,我們要課堂教學過程中精心研究書本,不遺余力地為同學創設多種形式、吸引人的英語閱讀體驗活動,并積極地為學生搭建表現自己能力的舞臺,提高他們自主學習的意識,為我們的英語閱讀教學注入全新的活力,真正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