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越
(吉林省長春市九臺區實驗高中,吉林 長春)
所謂體育核心素養,就是學生在實際發展進程中形成的體育理念,是學生在學習體育和健康知識基礎上形成的知識、技能以及情感態度等的總和。它包括學生的運動能力、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等三個基本要素。
在學生體育素養培養工作中,運動能力主要是指學生的體能、技戰術能力和心理能力等方面授綜合表現,是體育核心素養中最基本的要求。
在培養體育核心素養的過程中,要將增強學生身心健康和適應外部環境的能力作為根本,也就是說,學生的健康意識也是關鍵的體育核心素養內容,能有效改善健康狀況和落實健康的生活方式。
除了和身體機能相關的素養內容,學生參與體育活動要遵循的行為規范也屬于重要的體育核心素養體系的范疇。教師要從多元化角度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分析和判定,并且利用相關的行為規范來約束學生的基本精神風貌。這在一定程度上為良好社會風尚的養成奠定了基礎。
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為了有效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綜合水平,教師要在積極踐行良好的教學機制、完善合理的教學框架體系的基礎上,優化教學流程,確保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綜合水平。
為了提高體育核心素養教育水平,教師要統籌管理體育教育的基本流程,并且秉持“積極拼搏、全面進取、友好合作”的教育理念,有效落實具體的教學活動,為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優化奠定基礎。在教師開展相應體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進一步挖掘體育文化以及體育歷史中的深層次精神資源,確保體育教學的實效性。
另外,教師要充分借鑒計算機技術,合理整合網絡教學資源,為學生樹立思想認知提供直觀的指導,確保能將傳統體育文化和體育精神進行統籌整理,一定程度上完善資源共享管理的實際價值,在協同發展的教育教學中實現教學的共贏。教師利用一些體育賽事的視頻,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能借助講解和分享提高學生的榮譽感,從運動員的運動行為中體會到體育精神,并且將其作為自己全面發展的根本動力。學生只有在獲取不同教學信息后,才能主動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也就是說,正是借助良好的文化滲透,有效引導學生學會體會體育理念,讓學生從根本上享受體育學習的樂趣。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學生興趣的培養,確保建立有效的引導機制,確保學生在獲取良好學習體驗的基礎上,主動參與到體育活動中。教師在體育教學活動中要引導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對事物保持好奇心,才能激發學生的探索精神。
一方面,教師要將學生的興趣點作為教學引入基礎,深化教學活動的研究效果,為后續教學模式的升級和優化奠定基礎,保證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人文認知理念,確保學生的體質得到良好的鍛煉。
另一方面,教師也要結合實際教學活動錘煉學生的毅力和意志品質,確保從根本上將主動權落實到學生手中,引導學生發自內心地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使得學生依托自身內在動力完成體育課程的學習,真正意義上豐富學生的學習活動,為后續教學升級和強度優化奠定基礎,提高體育素養教學的整體水平。
教師在實際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也要逐漸滲透生活化理念,確保學生和教師之間形成良好的互動學習體系,教師要從學生的體質和智力兩個層面創建雙管齊下的教學活動,強化學校體育教學的基本水平,為學生綜合素質的優化奠定基礎。在高中課程體系中,體育課的課時比重并不高,因此,教師要想真正調動學生的運動興趣,就要充分利用常規化課程,確保將體能訓練意識作為常態化教學理念予以落實,引導學生充分挖掘自身的鍛煉潛能,合理性提高學生的感知水平,優化體育核心素養教育的綜合效果。
總而言之,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建立健全完整的教學框架,合理優化教學結構,有效解放傳統的教育思想、著力構建更加開放且民主的教育體系,努力培養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