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佩儀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桂城中學,廣東 佛山)
高三數學復習總體分成三輪的原因在于前兩輪復習當中都會發現更多可以在下一階段進行修正,這是鞏固上一輪復習成果的必然需求,所以在第二輪復習時,首先必須要針對第一輪復習的問題進行總結與針對解決。其一是如果存在知識理解及解題思路單一的問題,則必須要在第二輪復習時捋順思路,找到突破口。在這一階段,對于數學知識的梳理不能再停留在全與細的基礎上,而是要注重理解的加深及關系的明確,因此教師應當更積極地運用思維導圖等方式,幫助學生把之前沒有梳理開的部分真正梳開,思路通順,能夠找到規律,自然會無往不利。此外還要把握好輕重緩急,對于基礎題、中難題、難題要合理分配,根據學生的不同基礎因材而定,防止拓展過度[1]。
試卷講評是幫助學生明確強化方向的重要環節,在第二輪數學復習中更是如此,所以教師必須要更嚴謹地根據學生實際復習需求去制作試卷,合理規劃題型,并且設置分級進行講評。在講評時需要注重以下幾個要點。一是要突出講評的思路引導目標。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思維導圖盡可能明確地表達出自身解題思路,通過學生的思路逐漸展示出來,教師也能夠發現問題所在。二是要確保學生的參與率,課上發言要盡可能分散,對于發言不積極的學生,或是尚存在疑惑的學生要尤其重視,避免部分學生過于積極,部分學生一言不發的失衡狀況產生。三是要給學生留出思考空間,首先留給學生一定的時間,思考自身試卷的錯誤產生原因,解題思路錯在哪里,等同于解題之后的再審題,有利于加深學生對于錯題的印象[2]。例如,教師需要確保例題選擇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關注具體的教學知識點和教學目標,針對學生的學習現象,根據相關的概念和內容選擇題目。三棱柱A1B1C1-ABC中,點D是 BC 的中點,BC=BB1,設 B1D∩BC1=F。求證:(1)A1C∥面 AB1D;(2)BC1垂直面 AB1D。
問題(2)可轉化為:已知矩形BCC1B1中BC=BB1,點D為BC的中點,求證B1D垂直面BC1,課堂上教師引導學生探究出下列一些證明方法:
第一種方法,使用線面垂直的方式進行證明;第二種方法,使用向量的坐標進行表示,證明數量積是0。通過有效的比例分析,讓學生認識到平面幾何知識的基礎性,讓學生可以利用這方面的知識解決問題,達到了復習效果。
在復習過程中,鑒于第一輪復習的時間相對較長,而且涵蓋范圍十分廣,所以在結束了第一輪漫長的復習后,在第二輪復習開始時,學生對于上一輪復習中的部分知識點便很可能已經沒有印象了,許多第一輪發現的薄弱點,第二輪要重新開始進行總結與解決。所以查漏補缺的工作一定要做好,重點在于以下幾點,一是要重視教學成果診斷,教師要總結上一階段的復習成果,對每個學生給出針對性的診斷,進而讓學生更快回憶起自己的知識薄弱點、常錯題型等等。二是要做好后續的復習訓練跟蹤,以上一階段的診斷為基礎,總結這一階段學生的易混易錯題,思考是否與上一階段復習有怎樣的關聯,并且進一步分級找出最薄弱的環節進行優先強化,最低級是上一階段與這一階段復習都不常錯的題型,中級是僅僅在上一階段或是這一階段復習常錯的題型,高級是上一階段及這一階段復習中都經常出錯的題型。明確次序,弄清輕重緩急,自然更有針對性。
高考的考場上,學生因心理壓力過大而與夢想失之交臂的情況是我們經常聽聞的,但也是最不愿聽聞的頻發事件。究其原因,顯然是心理建設不足及期待過高所引發的過度緊張,患得患失。這樣的問題,在第二輪復習時,這也是教師必須要重視的問題。許多教師在針對學生開展心理建設時,都會根據部分表征去判斷,例如,眉頭緊鎖、煩躁易怒、經常痛哭等等,但是有些學生在平靜的外表下,卻積存著更多的壓力,這是許多教師所無法看到的。所以無論學生是否體現出壓力特征,教師在這一階段都要一視同仁地開展心理建設,引導學生以正面的態度去看待數學知識,并且必須要與學生家長達成心理建設的統一戰線,引導家長了解如何幫助孩子緩解學習壓力,告知家長不可以過高的期待去壓迫孩子,給予其過大的壓力,這樣的心理建設對于當前的復習,以及后續的高考,都是至關重要的[3]。
高中數學復習進入第二輪,意味著學生距離高考的戰場越來越近,教師則是學生迎戰的統帥,所以只有關心每個學生的學習需求,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特點,針對性地引導學生,給予學生關心與鼓勵,才能讓學生更積極的備戰高考,更自信地迎戰高考,得到理想的成績,完成心中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