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富
(山西省侯馬市502學校,山西 侯馬)
2013年11月,全國高中校長研修班組織參加培訓的校長對上海市育才中學進行了考察。
上海市育才中學隸屬于靜安區,建校于1901年,是首批“上海市實驗性示范性高中”之一,為全寄宿制、現代化的高級中學。校園占地面積270畝,綠化面積10萬平方米。當時有32個教學班,學生1300余人,教職工184名。
學校發揚“敢為天下先”的教改精神,傳承百年名校文化,培養學生善于學習、勤于反思、樂于實踐、勇于創新的品質,堅持“科學人文結合,育人成才相融”的辦學理念,以建設“現代化、國際型”“實驗性、示范性”高中為使命,以培養具有三自(自治自理、自學自制、自覺體鍛)能力、較強的質疑和創新意識、具有優秀公民素質的高中學生為目標,以高質量教學水平產生很大影響。
在這次考察學習中,育才中學“讀、練、講、議、做”的課堂教學模式,深深地吸引了我,也引發了我對課堂教學改革的思考。
現象: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經常會出現教師辛辛苦苦講了45分鐘,學生認認真真聽了45分鐘,可是還是聽不懂。放學后,學生就不能到操場上盡情玩耍,不能享受本該屬于自己的課余時光,不能充分地休息,從而越來越疲憊,學習興趣逐漸減少。老師還要抱著一大堆作業本回家,加班批改作業。育才學生學得辛苦,教師教得疲憊,然而成績卻不盡如人意,原因究竟是為什么?不得不令人深思。
原因:1.教師不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不顧學生差異,不管學生的基礎,“平均主義”地要求學生,有的學生“吃不飽”,而有的學生“吃不了”,長此以往,日積月累如何了得!
2.教師不相信學生的閱讀和理解能力,獨占課堂教學時間,重復講解,甚至添油加醋,把課堂變成了老師的“一言堂”,只顧自己的表演,忘記了學生的存在,代替學生去思考,把學生變成了課堂的道具,成了擺設。
對策:在課堂上教師少講一些,但要講得明白通達,要講,但是更要精講。一定要讓學生多練、多讀一些,做到讀練結合,因材施教,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要注意新舊聯系,以新帶舊;要注意生生互助,以強帶弱。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以培養興趣為目標,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經驗:
1.緊扣教材:反對添油加醋,按照教材規定的知識組織教學,按照大綱的要求設定目標,根據學生實際確定重點、難點,減少課堂的隨意性,教師、學生共同成長。
2.邊講邊練:在講課時,有講有練,根據不同教材、不同年級,開展不同形式的講練。在做好規定動作的同時,做好自選動作;老師考學生的同時學生也可以考老師。
3.新舊聯系:教師要從學生原有的基礎知識出發,學生懂的知識不多講,不懂的知識要講清楚,培養學生溫故知新的能力。對學生的學習經歷要做充分的了解,不同學科,不同學生,來自不同的生源地、不同的家庭,都有可能造成學習基礎的差異。教師自身學科素養要提高,要能幫助學生把真正的困難解決好。
4.因材施教:承認學生的差異性,使學得特別好的學生能夠出類拔萃,使大多數學生能夠達到應有的水平,學有余力的學生也能發展個人的興趣愛好。學校為此提供了充足的資源,各種特色社團活動,多達幾十種的選修課程,為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成果:
講一講:講的作用在于對學生的引導、解惑和對教學的總結,講是指導學生自主學習。
練一練:學生進行練習,不光是完成作業,還必須對習題進行分析。學生的理解在“碰了釘子”,手腦并用后,更加深化了對該知識的認識。
議一議:把前后兩個座位上的學生組成一個讀議小組,也可有意識地安排好的學生與差的學生坐在一起,在議的過程中,學生相互啟發,相互促進,激發碰撞出好的問題或者解決好問題。
讀一讀:各門學科,各個班級都要培養讀書習慣,要使學生能夠把課文讀得通暢,能初步領會課文含義,把屬于學生的還給學生,相信學生的學習能力。
做一做:增加學生的實踐經驗,通過學習實踐,學生不僅增長了知識,而且可以進一步產生經驗與主體的對話。
在“讀、練、講、議、做”的教學過程中,不確定“讀、練、講、議、做”的教學時間;不拘泥“讀、練、講、議、做”等教學方法的應用完整;不規定“讀、練、講、議、做”教學方法的教學順序。
啟示:
1.樹立正確的師生觀。新型的師生倫理關系應以尊重、民主、發展為原則。教師必須尊重學生做人的尊嚴和價值。這種尊重讓學生充分發現自己,意識到自己的存在,體驗到自己作為人的一種尊嚴感和幸福感。師生的情感關系應建立在師生全面交往的基礎上,教師要真情對待學生、關心愛護學生、公平對持學生,不能厚此薄彼。
2.教學過程以學生為中心。轉變思想,真正樹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意識。追求和諧的課堂活動,在師生交流中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在自主學習中構建學生的主體地位。
3.加強校本教研,有利于教育理論和教學實踐的結合,有針對性地解決教師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促使教師教育理論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的提高,構建學習型的教師團隊。
4.實施集體備課。集體備課能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減輕教師的負擔,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有利于更多地開展校本教研,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雖然學校的情況各不相同,但是教學的基本規律卻是相通的,目標是一致的,育才中學在課堂教學改革上先行一步的探索,為我們樹立了榜樣,指明了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