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松茂
閱讀屬于吸取知識的過程,寫作是傾吐情感的重要過程。在初中語文教學當中,教師要合理地借助以讀促寫的教學策略,優化寫作教學活動,從而更好地讓學生在閱讀中不斷提升自身的寫作水平,這樣才能為學生未來的發展奠定基礎。
一、引導學生進行仿寫,使學生在經典范文中學習寫作知識
人在成長和生活中模仿是其天性,而且對于初中生來說,其模仿能力是非常強的。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開展以讀促寫的教學活動時,就可以借助學生的這一特點來開展教學活動,通過讓學生閱讀課文內容并進行仿寫,進而讓學生在仿寫中掌握作者的寫作手法,不斷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閱讀仿寫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一些經典范文進行閱讀,讓學生在經典的文字當中學習語言藝術、寫作手法,感受其思想,并深刻體會其結構,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在閱讀中獲得心靈的提升,也能讓學生在閱讀中累積更多知識和素材,這對學生的寫作有著非常大的幫助。所以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在閱讀經典范文中累積更多的寫作技巧、寫作素材等,從而引導學生在對其進行仿寫時,掌握更多的知識,使學生養成正確的寫作習慣,增強學生寫作能力。例如,在學習朱自清的《背影》時,教師要讓學生對文章進行深度閱讀。文章開篇就運用開門見山的寫法快速地進入正題。這篇文章是學生寫好記敘文最典型的范本。因此在以讀促寫的教學活動當中,教師要讓學生在閱讀這篇《背影》后,進行仿寫,使學生能夠根據其寫作形式進行模仿,以此讓學生吸收和借鑒其寫作手法,繼而讓學生在寫作當中豐富自己的知識,增強學生的寫作能力。
二、引導學生在閱讀中累積寫作素材
對于初中生的寫作和表達來說,是不能夠離開閱讀過程中的積累的,學生會通過閱讀進行知識的積累,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形成自己的知識結構,也能讓學生在閱讀當中不斷的豐富自己的知識,為學生未來寫作能力的提升提供有利的保障,而且也能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增強自身的閱歷以及情感。初中生年紀較小,生活體驗經歷相對較少,所以很多學生在寫作時缺乏充足的寫作素材,導致自己的感情表達無法到位。所以在初中寫作教學中,教師要注重以讀促寫活動的開展,讓學生能夠在閱讀當中不斷豐富自身的知識,使學生在寫作中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不斷提升自身的寫作水平。教師不僅要讓學生自己進行閱讀,也要不斷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使學生在閱讀當中累積更多的寫作素材,進而讓學生更好地考察作者是怎樣描述人物外貌、內心活動,如何描述自然環境以及社會環境,如何表達自身情感等。進而使學生了解文章的背景以及其意義,這樣比較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累積寫作素材,也能讓學生在閱讀當中增強自身的學習水平,這對學生未來全方面能力的提升有著非常大的幫助。
三、引導學生進行續寫,提高學生寫作興趣
對于初中生來說,簡簡單單的仿寫活動,是很難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的。所以在以讀促寫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必須重視寫作教學與閱讀教學的結合,讓學生能夠在良好的閱讀當中,不斷地促進自身寫作水平的提升。寫作活動是每個學生表達思想和情感的重要環節。很多學生在進行閱讀時,因為自身經驗以及認知能力,無法對文章內容進行全面理解,所以教師可以通過指導學生進行續寫,來讓學生在原有的閱讀基礎上,進一步地進行寫作,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來進行續寫,這樣能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并且也能通過這樣有趣的教學形式來提升學生的寫作興趣。續寫主要是讓學生在原文的基礎上,通過轉換寫作的角度、改變文本內容的形式,結合自己的理解來對文章情節進行后續補充,這樣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也能更好的提升學生的想象力和創作力。例如,學生在學習《女媧造人》一課時,教師要讓學生對文章進行閱讀,并讓學生以原文為基礎進行續寫,通過發揮學生的想象力來創作與女媧相關的故事。而在這一教學環節當中,學生會回想以往在書籍上、電視上接觸到的女媧形象,并根據自己的想象和理解進行創作。
四、引導學生養成寫讀后感的習慣,不斷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初中語文教材中的課文,很多內容都會給學生帶來不同的啟示或是感觸,所以教師就可以借此機會來讓學生進行讀后感寫作訓練。主要是讓學生在閱讀后,將自己對文章的感想、從中學習到了什么等內容進行記錄,將自己的感觸寫下來,而這對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也有極大的幫助。所以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養成寫觀后感的習慣,讓學生能夠在每次閱讀后,就將自己的想法記錄下來,這樣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也不斷提升學生內化語文知識的速度以及質量。例如,在學習《濟南的冬天》一課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本篇文章進行讀后感寫作,讓學生對課文進行分析,并明確整體的寫作手法,在讓學生將自己從文章中學習到了什么進行記錄,更好地將自己的情感和感悟描繪出來,以此來不斷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并為初中生未來的健康成長以及穩定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初中語文教學當中,教師應重視以讀促寫的活動的開展,要明確其重要性,并為學生設計更加有效的教學活動,真正讓學生在閱讀當中增強自身的寫作水平,從而為促進初中生健康穩定的發展奠定基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