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明蔚
一、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現狀
近年來,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加劇,高等教育適齡人口相對下降,教育產業面臨嚴峻考驗。另外,大學不斷擴招,大學教育已經成為一種大眾化的教育,導致很多的生源紛紛擁向高中,這就勢必造成了中等職業學校生源的嚴重短缺,基本形成了只要愿意就讀就能入學的情況。所以,那些中學成績落后的學生只能聚集到中等職業學校就讀。
進入新的學習環境后,他們普遍表現出不了解中職學校的培養目標,對技校的教學和管理缺乏信心,對自己的職業無任何設想和打算等心理現象。有些學生在開學初雄心勃勃的制定了學習計劃,由于缺乏正確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此過程中很快就遇到了困難,結果全盤放棄。
適應學生個體差異,注重其個性發展,在尊重學生原有的基礎上按符合其自身特點的方式發展,發揮學生的特長,尊重學生愛好,這在中等職業學校勢在必行。
1.傳統觀念根深蒂固
長期以來,中等職業學校采用的是學年制教學管理體制、班級授課的組織形式,同一專業同一層次的學生采用相同的教學目標、教學計劃、教學課程、教學進度、教學方法進行統一學習。統一化的教學內容,單一的教學形式,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嚴重制約了個性的發展。這種高消耗低效率的傳統課堂嚴重制約了學生的發展。注重學生個體差異,運用個性化的教學方法、策略、模式,實施個別化教學顯得尤為重要。
2.對語文教學不夠重視
長期以來,中等職業學校教育側重于“一技之長”,把大量的時間和經費投入到專業教學上。著眼于就業,語文課程等大部分的文化課程都不同程度的受到輕視,逐漸“邊緣化”。語文課課時不斷縮減,將多余的課時分配給專業課程,進行專業知識培訓和技能操作強化。文化課教師進修、觀摩、交流的機會少,嚴重制約了語文教師組織教學能力的發展。語文老師就是一本教科書,一支粉筆,有的學校甚至連學生的練習冊都沒有,這些在很大的程度上制約了語文的教學。
二、“個別化教學”的內涵
個別化教學是指,在班級式集體教學中,本著“因材施教”原則,根據學生個別差異,為適應學生的需要、能力、興趣、學習進度、認知方式等特點而設計的教學方式,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個性的全面發展。它重“學”甚于重“教”,強調學生的參與,將教學目標分解為若干個小的目標,分小組進行,選擇適合自己的教學目標,允許學生自行定義學習步調。它與大部分中等職業學校現行的忽視學生個性發展的“一刀切”的教學形式相悖,推翻了培養“一個模子”成品的模式。
三、中等職業學校語文個別化教學的原則
1.針對性原則
中等職業學校課程分成基礎理論課程和專業實踐課程,其中專業課程所占課時比重高于基礎理論課程,這就要求基礎理論課程在有限的課時中,將教材的知識點濃縮,提升知識點和能力的綜合性。我校開始嘗試模塊式教學,首先運用在專業課程中,實行理論實踐一體化的教學模式,繼而延續到基礎理論課程,模塊是教材的組成部分,但又是一個個獨立的個體,每一個模塊專項訓練學生一項能力,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專業差異、個體差異科學地進行編寫教學設計,組織教學活動,體現個別化教學。
2.個性化原則
學生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生理方面和心理方面都有所體現,生理方面表現為身高、體重、耐力、速度等;心理方面表現為能力、意志力、品質、情感等。所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反映出的理解程度、努力程度就會有所差異。無論是在語文課堂教學的整個過程中,還是在某一具體環節中,都應該采取有個性化的、有針對性的教學措施,順應學生的個體差異,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根據學生的心理、生理特征和需要,設計具有個性化特征的教學目標,安排適當的教學過程,激發學生的潛能,讓每一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有事可做,參與進去,都能承擔一定的學習任務,從而促進每個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四、構建中職語文個別化教學模式
1.分層教學
對學生的分層,首先教師要正確對待和評估學生,教師的教學要適應學生學習的節奏。課堂雖然是以集體教學的模式為主,但僅通過這種模式,很難達到教學質量的大面積提升,同時也不可能適應學生的個性發展,為達到全體提升的目的,必須要做到因材施教。因此,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個層次進行教學,根據最近發展區思想,其中多以小組的形式出現,每小組控制在4-6人,班級按照小組分層編排座位,每小組中盡量兼顧各個層次的學生,為防止這種分層容易使學生產生自卑心理,加深個體間的分化,在操作過程中應當遵循資源性、多樣性、靈活性原則并舉。
2.分支教學
分支教學理論首先由格羅德提出,在分支教學的程序中,并非所有學生都要走完相同的路徑。每個同學站在相同的出發點,問題回答正確的同學所要通過的路徑最短,以此類推,回答錯誤的同學則轉換到分路徑中,他們所要通過的路徑最長,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給予及時的補救性教學,讓學生有效減短分支路徑,重新回到主路徑上。在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中,分支教學打破了其教材原有的完整性和系統性,它根據學生目標分層設定教學內容與各種類型的課程。語文個別化教學通過如何運用個別化教學的思想、靈活的教學方法,為職校語文課堂改革提供可能,使之注入新的活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