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悅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對于中職教育事業越來越重視。本文分析了目前中職機械數控實訓教學的具體情況,闡述其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關解決措施,希望能夠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中職;機械數控;實訓教學;教學質量
數控專業具備實踐性強、學習難度大等特點,而且現階段我國大部分中職學校數控專業的學生在編程能力、操作能力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因此無法滿足企業對于用人的需求。通過實訓教學手段,能夠使學生的編程能力與操作能力得到提升,要對現有的機械數控實訓教學方法進行完善,進而提升教學質量,為企業與社會培育更加符合其發展的優秀人才。
一、中職機械數控實訓教學的重要性及循序漸進性
在機械制造中,數控技術占據了重要位置,使得數控機床的類型與結構日趨復雜,數控機床的種類不同,其性能、操作方式、結構等大不一樣,代碼含義也有所區別。所以,要想提升實訓教學質量,最重要的就是要讓中職學生掌握不同數控機床的構造,理解不同的技術參數,為學生布置簡單的加工程序,讓學生能夠對數控機床的操作方法有一個初步了解,并為其提供一些較為簡單的圖紙讓學生進行實際操作。最后,可讓學生自主完成編制加工程序任務。通過循序漸進的方法培育學生的動手能力,培育學生的良好思維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探索能力。通過數控實訓仿真系統能夠實現對數控機床的仿真模擬,和數控機床的按鈕與面板相同,而且沒有任何安全風險。在數控仿真系統上,中職學生能夠獨立、大膽的進行練習與操作,并全面實現實踐操作。與此同時,數控仿真系統還具備程序自診斷能力,能夠對學生自主編輯的程序進行校驗,找到其中的不足之處。總而言之,對于數控實訓教學來說,要全面利用數控仿真系統幫助學生學習,讓學生構建系統的知識體系,通過自主練習培育學生的實操能力。
二、中職機械數控實訓教學現狀分析
(一)教學中不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和應用
機械數控實訓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是為了使學生掌握實踐能力,滿足企業對于生產的實際需求。實訓教學是將課堂教學移植到實踐操作上的過程,但目前大部分中職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時缺少積極性,對于知識掌握的程度不牢固。由于缺少理論知識,所以在開展實踐訓練時程序編制過于簡單,無法與實際生產需要相匹配。其次,對于理論知識無法靈活使用,死讀書的現象一直存在,遇到實際問題往往不知所措。
(二)學校相關硬件設備落伍、教學單一
目前,中職機械數控實訓教學存在的重要問題是實訓工具不能完全滿足實際需要。在開展機械數控實訓教學的過程中,大部分時間是在實訓室進行的,很少能與企業進行合作。此外,在加工零部件時,學校一般是將較為容易加工的材料當做實訓作業,教學模式較為單一。在企業實際生產中,會遇到各式各樣的零件材料,而且在操作方法與加工要求方面還有較大差異,因此實訓教學與實際生產需求嚴重不符,學生的實踐能力始終得不到提升。
三、中職機械數控實訓教學質量提升策略
(一)實訓教學與基礎知識學習并重
機械數控實訓課程涉及面較廣,需要較多的專業課程作為支持,如果缺少專業課程,就無法提升教學質量。因此,在進行機械數控實訓課前,要讓學生了解專業基礎知識,包括測量技術、公差配合、機械制圖等,這樣才能讓學生進行機械數控實訓課時更加容易的掌握教師的講解內容,并實現正確的機床操作。要不然學生在進行實訓時不懂圖紙,不懂怎樣操作,就不能編制加工程序,教學也就失去了意義。
(二)打造校內實訓基地引入校企合作機制
中職院校要建立完善的實訓基地,與企業進行強強合作。為學生提供真實的訓練場地,幫助學生在此環境中實現數控實訓,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讓學生對企業實際生產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此外,通過與企業進行合作,能夠暫時緩解中職學校在資金不足、技術滯后、設備老舊等方面問題,實現教育與實際生產的無縫銜接。通過與企業進行合作,讓學生在真實環境中開展機械數控實訓,建立系統的人才訂單培養機制,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培育有針對性的機械數控人才,縮短崗位適應期,進而滿足企業的實際生產情況。
(三)制定符合市場需求的實訓計劃及內容
中職院校要轉變傳統的教育理念,要以市場需求為準,調整教學內容,要讓實踐教學能夠滿足市場需求,加強實訓水平,充分利用實習場地進行實踐教學。中職院校要樹立培育應用型人才的目標,建立以能力為主,多模式、分層次的教學體系。實訓內容要與社會實踐相契合,實現良好的互動關系,讓基礎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進行有機結合。對現有的實訓技巧與內容進行創新,加強創新性、綜合性的實習。建立起系統的培育能力、教學模式、考核方法的教學模式,通過實踐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進而培育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機械數控實訓教學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實操能力,讓學生盡快了解企業實際需求。所以,中職院校要打造一支專業的教師隊伍,向學生講解目前最新的基礎理論知識與實操技術。與企業強強聯合,為學生營造真實的實踐環境,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培育學生的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