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穎
“將藥物放在冰箱里,要因藥而異。”專家介紹,一般來說,藥品說明書上都會標明藥物需要儲存的狀態,有常溫、陰涼處、冷藏等貯藏方法?!俺乇硎舅幤贩胖脺囟茸詈脛e超過30 ℃,陰涼處最好在20 ℃以下,冷藏一般要求在2~8 ℃之間?!辈簧俨∪酥蛔⒁獾秸f明書上藥品的功能與用法用量,而忽略了藥品的不良反應和貯藏條件,特別是溫度對藥效的影響。隨著溫度的升高,藥品的化學反應也隨之加快,一些成分就會出現不穩定,藥效降解就可能導致藥物失效。因此,提醒用藥者要按照藥品說明書上的要求來貯藏。
高溫會對有些藥物產生影響?;瘜W反應隨著溫度升高而加快,有些藥品中的有效成分可能在高溫條件下加速氧化、變質、變色,導致藥物失效。
生物制劑:主要是白蛋白、丙種球蛋白、干擾素、疫苗、微生態制劑(如麗珠腸樂、培菲康)等生物制品。需要強調的是必須放在冷藏室,嚴禁放入冷凍室,一旦讓藥品結冰則嚴重影響藥效,還有可能將藥瓶凍裂而不能再用。
外用制劑:搽劑中通常含有揮發性的溶媒,如酒精等,因此,使用后應擰緊瓶蓋,放置于冰箱中冷藏;五官科制劑,如滴眼液、滴鼻液、滴耳液、洗劑和漱口液等外用藥品,在夏季最好放置在冰箱中冷藏,以獲得較長的保存時間;大部分皮膚科外用混懸劑,均是以粉末狀盛裝在容器內,在未沖泡的狀態下,室溫下的保存期為標示的有效期,一旦加水后,其保存期限已縮短,一般不超過15天,因此應該放置在冰箱中冷藏;栓劑因氣溫過高可出現軟化而不易使用,在夏天高溫時,栓劑可放置在冰箱中,或使用前放入冰箱,等硬化后取出使用。


中藥制劑:多為“膏、丹、丸、散”,在高溫受潮時非常容易變質。一些中藥丸是用白蠟封住的,藥丸也可能在高溫下裂開,導致變質,所以一定要放在冰箱里;一些含糖多的糖衣片、顆粒劑易吸收空氣中的水分而潮解,或粘結成團塊,隨之變質,特別是已打開包裝而又沒使用完的藥物更易發生此類情況。
中藥材:最怕生蟲受潮。家里珍藏的名貴中藥如人參、鹿茸、冬蟲夏草、麝香等,須放在低溫環境下隔絕空氣貯存,家庭最常用的方法是把它們曬干后,分別用干凈的塑料袋或玻璃瓶密封,放入冰箱冷藏室儲存。人參應先蓋上白紙曬干,蓋紙的目的是防止人參變色,曬干后放入塑料袋,并放入2~3?;ń贩老x,密封后放入冰箱冷藏室保存,但不能放入冷凍室,以免冷凍變質。麝香受潮后香氣容易揮發,要放入玻璃瓶,并用蠟封口,再放入冰箱保存。冬蟲夏草晾干后裝入密閉塑料袋,放在干燥的地方保存。一些易生蟲的中藥材,要仔細檢查是否生蟲,如生蟲了,要把蟲剔除干凈后,曬干放入密閉塑料袋保存。需要提醒的是,名貴中草藥放冰箱時一定要裝入密封袋。因為,中藥材直接放在冰箱里,由于冰箱內潮濕,更利于細菌繁殖,時間長了各種細菌會侵入中藥材內。中藥材一旦變質,就會影響藥性,吃了變質中藥不但起不到藥效,還會出現副作用。

代煎中藥:密封真空包裝的中藥湯劑最好在冰箱冷藏室0~5 ℃范圍內保存,保存時間最長為7~14天,但最好不要超過7天。一方面是因為湯藥煮好后,在拿回家冷藏前常有半天到一天的室溫保存,這會加速藥湯變質;另一方面,煎煮的藥湯里若含有全蝎、蜈蚣等動物類中藥或熟地、黃芪等糖分含量較高的中藥,也會影響保存時間。如果是用自己提供的器皿來盛放的中藥湯劑,一般不建議隔夜服用,即使放置在冰箱冷藏室中,也不應超過3天,以免藥液變質影響健康。
低溫也會影響藥物的儲存。比如,外用的乳劑或軟膏在低溫下可產生“水—油分離”,影響制劑的外觀性狀與藥效。另外,一些生物制劑如果放入冷凍柜,使用時再融化,也會影響生物活性物質的有效性。下面這幾類藥品就不宜冰箱保存。
液體制劑:如止咳糖漿、解熱鎮痛溶液或感冒糖漿等。大部分液體制劑在過低的溫度下,有可能導致藥物從溶液中析出,導致藥物濃度與原先標注的不符。因此,糖漿制劑開瓶后一般不要放在冰箱內,只要在室溫下保存即可。
乳膏劑:外用的乳膏保存在溫度過低的環境下可引起基質分層,影響乳膏的均勻性與藥效。因此,乳膏不宜放冰箱里,在室溫中存放即可。
散劑:主要是兒童使用的藥品。細粉狀的散劑是很容易吸濕受潮的,因此藥品大多由防潮蠟紙經機器分包密封。散劑開封后一定盡可能密封開口,干燥處保存,最多只能存放3~5天。
片劑、膠囊劑:因為藥片與膠囊容易受潮而影響藥效,開啟包裝后不要隨意將附有的干燥劑丟棄。如果是散裝藥片或膠囊,要用避光玻璃瓶或塑料瓶盛放,而且不同藥品要分開盛放,以免混味影響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