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艷艷 許海魚
【摘要】目的 解析心理護理對老年人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生活質量和心理狀況的改善。方法 選取2016年我院收治的老年人原發性高血壓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40例。對照組選用常規護理,研究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心理護理。結果 研究組比對照組的患者,情緒更為平和且在治療上效果凸顯的更為優質。結論 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心理護理對老年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高血壓患者生活質量與心理狀況,可大范圍在醫院護理中廣泛使用。
【關鍵詞】心理護理;老年原發性高血壓;生活質量;心理狀態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36..01
通常情況下,受到許多原因的影響,導致我國高血壓患者發病率逐漸向上提升,由于,近階段我國發生高血壓病的概率逐漸升高,加之老年人自身血管彈性非常低,在此基礎上受到疾病的影響,更加容易發生高血壓事故。因此將老年人血壓掌控好對于控制和改善老年人生活質量具有較大的幫助,根據以上狀況,文章做了各種分析,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我院收治的老年人原發性高血壓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40例。其中,研究組男25例,女15例,年齡55~79歲;對照組男24例,女16例,年齡55~79歲。比較兩組患者性別和年齡以及各個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1]。
1.2 方法
首先,全部的患者都先實施基本的降壓治療,之后,對患者進行分組,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其中涵蓋掌控好飲食搭配,對患者用藥進行積極指導并做好健康教育宣傳工作。研究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心理護理[2]。詳細的措施如下:(1)建立好較好的護患關系。當老年患者住院后,需對患者實施口頭宣傳,與此同時,發放醫院的住院手冊讓患者對醫院環境以及治療方案等內容進行詳細的了解,當患者心中有疑問時,需詳細的給予患者解答,一直保持親切的態度,如果患者存在聽力問題,需給予更多的幫助,與此同時,運用到肢體語言,來達到緩解患者對陌生環境的恐懼,讓患者感受到醫院良好的治療環境[3]。(2)適當的對患者實施心理疏導。規定好時間,每周實施一次與高血壓疾病有關的健康教育活動,在活動中為患者講解高血壓最為根本的知識以及治療狀況,還讓那個患者意識到吸煙和喝酒以及精神緊張都會對疾病造成不良影響,需積極引導患者改掉不良的生活習慣,并設定每天實施查房活動,耐心的詢問患者服藥狀況,并有效的評估患者心理情況,當患者存在焦慮等情緒變為時,需積極對心理情況實施梳理,降低患者心理壓力。(3)加強患者和家屬之間的溝通。讓家屬能理解患者擔心以及顧慮的問題,給予患者多些關愛,從而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決心,提高患者治療療效。
1.3 療效判定標準
針對以上兩種護理方法進行評定評估對比,運用我院護理滿意度調查表來對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并對比。
2 結 果
治療組患者的臨床高血壓情況程度評分較之于對照組來看,明顯比對照組要高很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平均住院的天數也比對照組要短很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兩組患者的心理情況差異具有醫療臨床的統計學意義[4]。
3 討 論
在臨床疾病中,高血壓是最為常見的疾病種類,此類病情歸于心血管疾病,加之老年人身體情況以及記憶力都有所降低,發生服藥不當是常有的事情[5]。此外,患者對此類疾病缺少一定的認識,老年人患者與子女的溝通時間較少,在治療過程中產生負面情緒,因此實施心理護理時需加強此方面的應用對策,進而使患者感受到關心與鼓勵,根據醫囑實施治療,改善老年人不良情緒。
綜上所述,文章對研究組實施了心理護理,建立了良好的護患關心,并定期對患者實施心理疏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治療效果,并降低了患者負面情緒,同時,患者的生活質量也有所改善。
參考文獻
[1] 俞 敏.對老年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實施全程護理對其遵醫囑行為及血壓水平的影響[J].當代醫藥論叢,2018(15):252-254.
[2] 羅駿超.老年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動態脈壓與心電圖異常的關系[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8,31(14):2162-2163.
[3] 陸柳營,陳 玲,楊 永,韋玉娟,王文廣,楊連招.社會支持提高欠發達城市社區空巢老年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的研究現狀[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8(07):202-205.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