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曉紅 王小龍
【摘要】目的 觀察溫針灸治療女性盆底功能障礙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患者76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8例,對照組給予綜合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再予溫針灸治療,兩組均治療1個月。結果 觀察組痊愈30例,顯效5例,有效2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7.37%;對照組痊愈21例,顯效6例,有效5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為84.21%,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溫針灸治療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效果理想,值得推廣。
【關鍵詞】盆底功能障礙;女性;溫針灸;療效觀察
【中圖分類號】R25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36..01
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是一種臨床常見病,多發生于中老年女性,其主要臨床特點是尿頻、尿失禁、下腹部墜脹疼痛、盆底器官脫垂等[1]。導致本病發生的因素較多,如年齡升高,體重增加,激素水平下降,子宮增大,分娩,孕次及產次,便秘等[2]。既往治療本病以手術為主,但創傷性大,不易被女性所接受,物理方法、中醫療法則備受推崇。近年來筆者采用溫針灸治療女性盆底功能障礙,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患者76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8例。其中,觀察組年齡40~63歲,平均(52.8±4.4)歲,病程2~6年,平均(3.5±0.7)年,體重指數21.9~26.8 kg/m2,平均(23.7±1.4)kg/m2;對照組年齡41~64歲,平均(52.6±4.5)歲,病程1.5~7年,平均(3.6±0.5)年,體重指數220.~26.5 kg/m2,平均(23.5±1.5)kg/m2。兩組患者的年齡、病程、體重指數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①年齡40~70周歲,女性。②符合“盆底功能障礙”的診斷標準,有典型的尿頻、尿失禁等表現。③無盆腔手術史者,無尿路感染者,無其它婦科疾病者。④能配合治療,簽署知情同意書者。
1.2 治療方法
1.2.1 對照組
給予綜合治療:對患者進行行為指導,合理膳食,足量飲水,避免做增加負壓的動作,定時排便,適當減輕體重;指導患者做盆底肌肉鍛煉、膀胱訓練等;予替勃龍片2.5 mg,1次/d口服;予盆底康復治療儀治療,1次/d,每次治療時間為30 min。共治療1個月。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綜合方案治療的基礎上,再予溫針灸治療:取會陰穴,囑患者取仰臥位,常規會陰穴及局部消毒后,用一次性針灸針直刺2寸,待得氣后行提插捻轉,2 min后在針柄處插入長為2 cm的艾柱并點燃,每日治療1次,每次30 min。共治療1個月。
1.3 療效判定標準[3]
①痊愈:臨床癥狀、體征均消失,隨訪3個月未復發。②顯效:臨床癥狀、體征基本消失,或顯著減輕。③有效:臨床癥狀、體征有所好轉。④無效:臨床癥狀、體征無改善,或有加重。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采用t/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觀察組痊愈30例,顯效5例,有效2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7.37%;對照組痊愈21例,顯效6例,有效5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為84.21%,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根據女性盆底功能障礙的特點及臨床表現,其可歸屬于中醫學“陰脫”、“ 遺溺”等病證范疇,其病因病機主要是由于年高體衰,或妊娠、產次過多,損傷臟腑功能,致脾腎虧虛,脾主肌肉,腎主攝納,脾腎虧虛則攝納之力減弱,致沖任不固而下脫,導致陰脫、遺溺等病證的發生。因此在治療本病時,總以健脾補腎、調理沖任為主。本研究選擇的會陰穴是任脈要穴,也是沖任及督脈之交會穴,具有統攝氣血運行、維持陰陽平衡的功效。溫針灸是一種針刺、艾灸的有機結合治療方法,用其刺激會陰穴可發揮大補元氣、升舉清陽、固脫止遺的作用。綜上,采用溫針灸治療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效果理想,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邵 菲,顏冬華,紀宗萍.經會陰盆底三維超聲對評估針灸治療女性盆底功能障礙療效的價值[J].現代醫用影像學,2016,25(2):224-226.
[2] 崔 莉,李 瑩,徐 晶.針灸結合盆底康復治療儀治療女性盆底功能障礙的效果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17,21(7):861.
[3] 趙海霞.盆底康復治療儀聯合溫針會陰穴治療女性盆底功能障礙的臨床分析[J].中國中醫藥科技,2017,24(4):504.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