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玉芬
【摘要】目的 探索甲狀腺核素顯像診斷甲狀腺結節的臨床價值。方法 選取2016年7月16日~2018年7月16日收治的疑似甲狀腺結節的患者90例作為研究對象,且均進行甲狀腺核素顯像診斷,隨后分析此項診斷方式的價值性和診斷正確率。結果 甲狀腺核素顯像診斷對甲狀腺良性結節的診斷正確率為96.00%;對甲狀腺惡性結節的診斷正確率為98.04%。同時對甲狀腺結節的誤診率、漏診率、特異性、敏感性分別為7.14%、1.32%、92.86%、98.68%。結論 對甲狀腺結節患者實施甲狀腺核素顯像診斷價值性較高。
【關鍵詞】甲狀腺核素;診斷;甲狀腺結節;價值
【中圖分類號】R817.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34..01
甲狀腺結節發病率可呈年上升趨勢,且逐漸年輕化,目前根據發病性質,可分為良、惡性兩種,為了避免發生不可逆損傷,還需盡早實施診斷措施,從而控制病情惡化。早期常運用超聲檢查,雖可發揮重復性高、無創性等優勢,但利用價值不高,誤診率較高,因此部分學者提議運用甲狀腺核素診斷,其可提高診斷特異性和敏感性,為治療方案擬定提供依據[1]。而本文旨在探索對甲狀腺結節患者實施甲狀腺核素顯像診斷的臨床意義,具體的內容可見下文描述。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7月16日~2018年7月16日收治的疑似甲狀腺結節的患者9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43例,女47例,結節直徑(1.85±1.43)cm,平均年齡(44.39±2.65)歲;病變位置:46例為右葉結節,44例為左葉結節。入選標準:(1)患者均無甲狀腺癌病史;(2)患者均自愿加入本次實驗。排除標準:(1)排除甲狀腺核素顯像顯影不良患者;(2)排除高度懷疑為甲狀旁腺瘤、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橋本甲狀腺炎患者;(3)排除存在甲狀腺核素診斷禁忌癥患者。
1.2 方法
檢查方式:由原子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提供99mTcO4-顯像劑,使用的機器是SPECT/CT,是由美國GE公司提供的Discovery NM/CT670,探頭配置低能高分辨率準直器。首先可充分伸展患者頸部,經肘靜脈注射99mTcO4-101~185 MBq,促使甲狀腺充分暴露,每幀采集300 k計數,矩陣為128×128,窗寬20%。按結節處顯像劑低于、等于、高于周圍正常甲狀腺結節,分別判為冷結節、涼結節、溫結節、熱結節。顯像惡性為冷結節或涼結節。
1.3 觀察指標
分析甲狀腺核素顯像的診斷正確率以及價值性。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90例疑似甲狀腺結節患者中,確診的有76例,其中25例為良性結節(10例為結節性甲狀腺腫,15例為炎性甲狀腺結節),51例為惡性結節(其中3例為未分化癌,5例為濾泡狀癌,17例為微小乳頭狀癌,26例為乳頭狀癌),甲狀腺核素顯像對惡性結節的診斷正確率為98.04%(50/51),對良性結節的診斷正確率為96.00%(24/25)。同時甲狀腺核素顯像對甲狀腺結節的敏感性為98.68%(75/76);特異性為92.86%(13/14);漏診率為1.32%(1/76);誤診率為7.14%(1/14)。
3 討 論
甲狀腺結節屬于臨床常見病,目前常選用X線、超聲、CT、MRI檢查,雖能夠保證無創性、簡便性,但誤診率較高,不利于推廣。而甲狀腺核素顯像診斷能夠確定甲狀腺位置,明確甲狀腺和頸部腫塊關系,提供甲狀腺代謝情況、功能、血流等診斷信息,了解甲狀腺結構、形態、位置、大小等方面信息,在異位甲狀腺、尋找轉移灶中發揮獨特價值 [2]。分析本次實驗,甲狀腺核素顯像雖具有較高的特異性和敏感性,但仍有1例誤診、1例漏診,對此還需注意以下幾點:(1)對于結節位置偏后患者,還需進一步進行SPECT斷層顯像檢查,從而避免結節和甲狀腺被掩蓋;(2)由于結節功能降低不明顯,分化程度高,為了降低假陰性率,還需選用針孔型準直器進行甲狀腺顯像診斷[3]。
總而言之,甲狀腺核素顯像診斷能夠降低臨床誤診率和漏診率,用于甲狀腺結節患者中,能夠獲取甲狀腺結節的血液供應、鈣化、包膜、邊界、形狀、質地、位置、數量、大小等信息,發揮明顯價值性,提高特異性和敏感性,為治療方案擬定提供依據。
參考文獻
[1] 劉為英,高沁怡,李亞明,等.甲狀腺核素顯像、血清TSH及超聲檢查對甲狀腺結節的診斷價值[J].同位素,2014,27(1):15-21.
[2] 鐘 偉.彩色多普勒超聲與99 Tcm 核素SPECT顯像對甲狀腺結節良惡性的鑒別診斷價值[J].醫學綜述,2015,42(12):2259-2261.
[3] 歐陽向柳,鄭立春,劉曉玲,等.超聲剪切波彈性成像與核素SPECT顯像對甲狀腺癌診斷的對比研究[J].河北醫科大學學報,2014,24(12):1407-1410.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