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宗萍
數學區域活動作為幼兒園數學教育的重要組織形式之一,在促進幼兒數學學習與發展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本園從環境和材料兩方面入手,為幼兒創設了自主性的數學區域活動條件,以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滿足幼兒自主學習的需要。
創設有利于幼兒自主活動的有序環境
創設合理的空間在創設自主性數學區域環境時,首先要考慮的是它在活動室中的位置問題,以有利于幼兒形成安全感和目標感、有利于幼兒自主學習為設計原則。第一,選擇適宜的地點。數學區應該安置在一個比較安靜的角落,以免干擾幼兒的思考與探索。第二,進行有效的分割。教師可以利用桌子、柜子、紙板等形成一個半封閉的區角環境,使幼兒活動時不受干擾。第三,考慮過道的設計。過道的設計既要有利于幼兒進出區域時自主有序以及拿放材料方便,又要避免幼兒在其中發生奔跑現象。
張貼清晰的標志整潔有序、標識清晰的數學區域本身就可以向幼兒傳達一種秩序感和結構感,幫助幼兒了解自己可做什么以及怎么做,從而為幼兒充滿創意地使用操作材料提供極大的方便,并有利于他們自主決定自己的行動。標識的內容可以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通過數學區域標志,激發幼兒開展數學活動的興趣。二是材料擺放標志,便于幼兒自主取放。三是活動類型標志。可利用材料筐的顏色、圖案等暗示幼兒區分活動類型,讓幼兒在自主選擇的學習內容與教育目標之間建立起聯系。四是活動規則標志。可運用圖文并茂的方式介紹活動的玩法、規則等,讓幼兒體驗到自主探索數學的樂趣。
設計有意義的墻面活動室的空間總是有限的,教師應充分利用墻面(柜面)和吊飾等,延伸數學區域空間:一是教師可將墻面(柜面)設計成操作平臺,利用磁板、膠帶等將幼兒的操作材料固定在墻面(柜面)上,擴大幼兒操作空間。二是教師可將墻面(柜面)或吊飾設計成展示區域,用以展示幼兒的操作過程或結果,供幼兒分享彼此的經驗。與美術作品等不同的是,數學活動的操作結果通常有唯一性,因此教師在選擇展示內容時要有所考慮,以免導致幼兒的簡單模仿。對于多樣化的操作結果,教師可以通過收集相應的照片或實物,如將幼兒按照不同模式串成的項鏈、手環等懸掛在空中,激勵他們主動思考、積極探索。
提供有利于幼兒自主探索的操作材料
體現豐富性一個數學區域通常要滿足多名幼兒同時操作的需要,因此教師在提供材料時應注意材料種類的豐富性。如在小班數學區域中既可提供“嵌板游戲”材料,讓幼兒感知圖形的特征,也可提供“夾夾樂游戲”材料,讓幼兒感知5以內的數量,幼兒可以在自主選擇和與材料互動的過程中感受數學的有趣和有用,并樂于較長時間地從事某個數學區域活動。
體現層次性數學區域活動是在尊重幼兒自主選擇、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幫助幼兒獲得多樣化的數學經驗,從而滿足幼兒發展的不同需要的活動。對于同一數學內容,教師可以通過投放不同的材料、提供不同的操作方式、制訂不同的規則,讓幼兒在具有多元化、層次性特點的材料中不斷豐富自己的數學經驗,讓具有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都能選擇適合自己的活動。
體現開放性操作是幼兒數學學習的基本方式,在數學區域中,教師應注意材料的開放性,要有意識引導幼兒發現材料的變化,不至于失去操作興趣。如教師將感知數量關系的目標融入“飛行棋”中,幼兒既可以借此建立等量關系的概念,也可以借此進行數量關系的比較??傊?,開放、可變的材料不僅讓幼兒擁有探索的興趣,也可激發幼兒的創造性思維。
把握數學區域活動組織與實施的關系
活動環境的變與不變幼兒的數學學習需要有個過程,他們對數學的理解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某些環境和材料需要保持一定的穩定性,以保證幼兒充分的探索時間。當然,一成不變的環境和材料,既可能讓幼兒失去興趣,也無法發揮數學區域活動應有的價值。總之,無論是環境還是材料,都必須根據幼兒的發展水平進行適當的調整,這就需要教師深入觀察和分析幼兒的發展情況,隨時判斷現有的材料能否支持該年齡階段幼兒的數學學習,幼兒參與數學區域活動的興趣是否依然高漲,幼兒是否依然能夠踴躍而且富有創造性地參與其中,從而科學地判斷環境和材料是否需要改變、何時改變以及如何改變,以促進幼兒的數學學習與發展。
活動規則的變與不變數學活動是具有一定規則性的活動。在數學區域活動中,教師通常會要求幼兒按照一定規則進行操作,或設定一個明確的任務讓幼兒自己經歷問題解決的過程,這對幼兒的數學學習是極為必要的,如材料擺放、人數限定等規則可以讓活動更加有序。數學活動的操作規則常常蘊含著某些數學核心經驗,但這并不意味著規則不可以改變,教師要客觀地分析幼兒“違反”規則的行為是出于對規則的不理解還是幼兒發展過程中的內在需要。
環境和材料的有效創設與投放是幼兒自主進行數學區域活動的必要前提,教師在組織數學區域活動時務必建立明確的目標意識,準確把握數學學科知識與幼兒數學學習的路徑,為幼兒提供個別化、多樣化的指導,讓幼兒通過自主、快樂的學習獲得發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市中華路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