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翠林 石年 付曼妮 聶剛
[摘要] 目的 探討激光照射聯合鹵米松乳膏外用治療白癜風的效果及其對皮損區白介素-10(IL-10)和白介素(IL-17)的影響。 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5年6月~2017年9月黃石市中心醫院皮膚科收治的98例白癜風患者的臨床資料,并根據治療方式的不同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9例。對照組采用激光照射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合鹵米松乳膏外用。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治療前后皮損區IL-10、IL-17濃度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結果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 < 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皮損區IL-10濃度均較治療前上升,IL-17濃度均較治療前下降(P < 0.05),且觀察組皮損區IL-10濃度高于對照組、IL-17濃度低于對照組(P < 0.05);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 結論 激光照射聯合鹵米松乳膏外用治療白癜風的效果顯著,可有效降低皮損區IL-17濃度,升高IL-10濃度,且安全可靠。
[關鍵詞] 激光照射;鹵米松乳膏外用;白癜風;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 R758.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8)12(a)-0093-04
白癜風是一種因毛囊、皮膚喪失或減少功能性黑素細胞而引起的以局部白斑為疾病特征的皮膚獲得性色素脫失性疾病。白癜風好發于青少年。我國的發病率約為0.1%~2.5%,白癜風患者的病恥感較強,心理壓力較大,這對其生活質量及人際交往造成了嚴重的影響[1-2]。該病的致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目前,臨床上主要學說有病毒學說、氧化應激學說、自身免疫異常學說、遺傳學說等[3-4]。近年來,免疫異常學說逐漸受到臨床學者的重視,大量研究[5]表明細胞因子如白介素-10(IL-10)和IL-17等參與了白癜風的發生及發展。臨床上治療白癜風的方法主要有激光照射、鈣調神經磷酸酶抑制劑、中藥制劑、糖皮質激素等,其療效各異[6]。鹵米松作為一種超強效的具有三個鹵族基團的糖皮質激素,可抑制局部免疫反應,阻止黑素細胞的破壞,并且能直接刺激黑素細胞,促進黑素細胞功能恢復。激素聯合激光治療白癜風研究較少,故本研究通過探討激光照射聯合鹵米松乳膏外用治療白癜風效果及其對皮損區IL-10和IL-17的影響,旨在為白癜風的治療提供理論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5年6月~2017年9月黃石市中心醫院皮膚科收治的98例白癜風患者臨床資料,并根據治療方式的不同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9例。其中觀察組男29例,女20例;年齡22~68歲,平均(36.56±4.33)歲;病程1~12年,平均(6.53±2.12)年。對照組男28例,女21例;年齡23~69歲,平均(37.22±4.43)歲;病程2~11年,平均(6.73±2.24)年。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診斷標準: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國臨床皮膚病學》中白癜風診斷標準[7]。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均為穩定期;②近3個月均未進行過局部或系統治療。排除標準:①合并自身免疫性或血液性疾病者;②合并嚴重意識障礙者;③屬于本研究治療藥物禁忌癥或光敏史者;④皮損處合并其它皮膚病或疤痕體質者。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超脈沖CO2點陣激光治療。具體如下:在患者皮損處采用CO2激光燒灼白斑,點陣激光模式為DEEP,能量為15 mJ,燒灼面積為覆蓋白斑邊緣1~2 mm,以輕度點狀滲血為治療標準,術后前3 d治療處保持干燥,3 d后開始采用308 nm紫外線照射治療,每周治療2次,待白斑面積顯著縮小時改為每周1次,若出現嚴重灼痛、紅斑應減量或停止,共治療12周。
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聯合鹵米松乳膏(香港澳美制藥廠,批號:20122108,10 g/支)外涂皮損處進行治療。2次/d,共治療12周。
1.3 觀察指標
1.3.1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3.2 所有患者均在治療前后采用BY-Ⅱ型白癜風治療儀在皮損皮膚中心負壓吸取2 mL皰液,2500 r/min離心15 min,離心半徑為15 cm,放入冷藏室待測。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對皮損處IL-10、IL-17濃度進行檢測,試劑盒均購自南京森貝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4 評估標準
根據患者的癥狀改善程度評估療效[1]。痊愈:皮損處未見白斑,且恢復為正常膚色;顯效:白斑面積較前顯著縮小,恢復正常膚色的皮損皮膚>50%;有效:白斑面積有所縮小,恢復正常膚色的皮損皮膚≤50%;無效:白斑面積未縮小或有所增大。總有效率=(痊愈+顯效)/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 < 0.05)。見表1。
2.2 兩組治療前后皮損區IL-10、IL-17濃度比較
兩組治療前皮損區IL-10、IL-17濃度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 > 0.05);與同組治療前比較,治療后兩組皮損區IL-10濃度均上升,IL-17濃度均下降(P < 0.05),且觀察組皮損區IL-10濃度高于對照組、IL-17濃度低于對照組(P < 0.05)。見表2。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兩組不良反應均為一過性反應,經對癥處理或停藥一段時間后自行緩解。兩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3。
3 討論
白癜風是一種皮膚科較為常見的色素障礙性疾病,任何年齡都能發病,且病因復雜多樣。其以黏膜、表皮或其他組織內黑色素細胞的喪失或減少為主要特征,表現為頭頸、四肢等部位白斑。白癜風患者往往心理負擔較大,這嚴重影響其身心健康。臨床上有多種致病學說,主要包括神經精神學說、細胞因子學說、遺傳學說、病毒學說、免疫發病學說等,其中自身免疫學說是大部分學者公認的學說[8]。該學說認為患者因自身免疫功能失調引起皮膚黑素細胞破壞,從而發生白癜風。白癜風患者存在外周血Th1/Th2細胞功能失衡,可直接影響免疫功能[9]。Th1/Th2細胞亞群通過分泌不同細胞因子而發揮調節作用,其中Th1細胞主要分泌IL-2、IFN-γ等細胞因子,Th2細胞主要分泌IL-4、IL-10等細胞因子[10]。Th1細胞在變態反應中起著免疫調節、促炎的作用,而IL-4、IL-10具有抗炎作用[11-16]。白癜風患者Th1細胞分泌的IL-2、IFN-γ細胞因子水平升高,Th2細胞分泌的IL-4、IL-10細胞因子水平降低,從而調節外周血Th1/Th2細胞功能平衡,誘發白癜風[17]。IL-17由Th17細胞分泌,是白介素家族中的一員,具有促進炎癥發生、發展及介導免疫細胞因子釋放的作用,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發生、發展中有重要作用。白癜風患者血清及皮損區的IL-23、IL-17等細胞因子表達顯著高于健康人群[18]。提示IL-17可能參與了白癜風的發生及疾病進展。
目前,臨床上治療白癜風的原則為促使白斑恢復正常膚色,抑制皮損進展。白癜風的治療方法較多,但單一治療方式存在效果各異、復發率高等問題,故其治療仍然是臨床上所關注的重點。有學者認為聯合治療的綜合療法可為白癜風治療提供新的治療思路[19-20]。激光照射治療是白癜風患者的常用治療方式之一,其可破壞正常皮膚組織和白斑皮損區的色素平衡,有利于白斑區的黑色素細胞增殖,從而可起到治療白癜風作用[21]。近年來,CO2點陣激光已廣泛應用在白癜風的治療中,且效果良好。點陣激光與微晶磨削、激光磨削不同,其刺激真皮深層的干細胞活躍表達,而不是將正常皮膚磨薄。臨床試驗[22]提示,超脈沖CO2點陣激光可在皮膚中制造出許多微小通道,提高了藥物經皮吸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CO2點陣激光發出矩陣細如發絲的激光,可直接穿透皮膚到真皮層,并將皮損處部分組織瞬間汽化,進而激活細胞的自我修護等一系列反應,活化皮膚附屬器及真皮內的干細胞,增加各種細胞生長因子分泌,從而可對黑色素、黑色素細胞生成產生促進作用,最終達到治療白癜風的目的。期間分泌的基質金屬蛋白酶-2不僅參與黑色素細胞的有絲分裂,還可以促進白斑周邊正常皮膚的黑色素細胞的遷移。此外,超脈沖CO2點陣激光對皮膚的微剝脫及其在皮膚制造微孔道的作用,可以增加外用藥物和紫外線的吸收,從而提高藥物和紫外線促進黑色素細胞再生的作用。在點陣激光操作過程中,其實際治療面積稍大于白斑面積,這種治療方法可刺激白斑周邊正常皮膚的黑色素細胞向皮損區的遷移[23]。
糖皮質激素也是臨床上治療白癜風的常用治療方式。白癜風患者外用激素治療的效果和激素強度相關[24]。采用中效及強效糖皮質激素治療,約30%的白癜風患者的效果不明顯,采用低效糖皮質激素治療,70%的白癜風患者無效。鹵米松乳膏主要成分是鹵米松水合物。鹵米松是一種超強效的糖皮質激素,具有三個鹵族基團,主要用于治療非感染性皮膚病。其可有效抑制黑素細胞破壞,調節局部免疫反應,降低皮損區的IL-17濃度,升高IL-10濃度,從而發揮免疫作用[25]。另外,其對黑素細胞具有刺激作用,可促進黑素細胞功能恢復,并達到治療白癜風的目的[26]。此外,鹵米松還可以緩解點陣激光術后引起的紅斑、水腫,加快皮損的術后恢復。本研究觀察組的治療效果及治療后皮損區的IL-10、IL-17濃度改善均優于對照組,提示激光照射與鹵米松乳膏在治療白癜風起協同作用。
綜上所述,激光照射聯合鹵米松乳膏外用治療白癜風的效果顯著,可有效降低皮損區IL-17濃度,升高IL-10濃度,安全可靠。
[參考文獻]
[1] 尚智偉,馮海瑕,崔利莎,等.他克莫司軟膏外涂聯合308 nm準分子激光照射治療白癜風的效果及機制[J].山東醫藥,2016,59(21):90-91.
[2] 趙婧,錢磊,盛國榮,等.窄譜中波紫外線聯合退白顆粒對尋常型白癜風外周血IL-2、IFN-γ、IL-4、IL-10、IL-17、TGF-β_1水平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7,25(33):153-155.
[3] 朱麗麗,孫衛國,趙曉峰,等.補腎驅白湯聯合308 nm準分子激光治療白癜風及對外周血Th17細胞與相關細胞因子的影響[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16,27(1):79-83.
[4] El Darouti MA,Marzouk SO,Fawzi MM,et al. Vitiligo vs. hypopigmented mycosis fungoides (histopathological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study, univariate analysis)[J]. Eur J Dermatol,2015,16(1):17-22.
[5] 唐沛,毛桂華,鞏玉剛.鹵米松乳膏聯合窄譜紫外線照射對銀屑病的治療作用及機制[J].山東醫藥,2015,58(9):48-49.
[6] 陳福娟,丁楊峰,于寧,等.308 nm準分子激光對斑塊型銀屑病患者皮損中IL-17、CD4表達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學雜志,2016,15(2):111-113.
[7] 金永南.藥物聯合窄譜中波紫外線照射治療白癜風療效評價及其對血清IL-6的影響[J].浙江醫學,2016,38(2):140-142.
[8] 解翠林,付曼妮,石年.激光光療聯合復方青黛膠囊治療銀屑病療效及對血清TNF-α、IL-17、IL-23水平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7,26(21):2363-2365.
[9] Dang Y,Li Q,Shi F,et al. Effect of topical calcineurin inhibitors as monotherapy or combined with phototherapy for vitiligo treatment:a meta-analysis [J]. Dermatol Ther, 2016, 29(2):126-133.
[10] 朱小利.窄譜中波紫外線聯合消銀顆粒治療銀屑病對患者血清TNF-α、IL-17、IL-23水平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25(30):3375-3377.
[11] 程濤,伍偉玲,黃河.肺結核患者Th1/Th2/Treg/Th17免疫應答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藥導報,2017,14(26):109-112.
[12] 葉少濱.嬰幼兒反復喘息性支氣管炎的臨床護理及維生素D預防復發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藥科學,2018,8(1):111-114,190.
[13] 李春亮,羅成林,朱海勇,等.骨質疏松合并壓縮性骨折患者Th17細胞功能測定及其與骨代謝的相關性分析[J].疑難病雜志,2018,17(10):1145-1148.
[14] 黃梅青,朱燕華,趙世元.石仙桃多糖對肺炎支原體感染模型小鼠Th1/Th2細胞因子表達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18,15(8):15-19.
[15] 孫孟雄,楊麗,王娟娟,等.Th17及Treg在卵巢癌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研究[J].中國醫學裝備,2018,15(10):72-76.
[16] 查干,吳小軍.分泌IL-17淋巴細胞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發病機制中的作用研究進展[J].疑難病雜志,2017, 16(10):1067-1071.
[17] 唐德榮.康柏西普玻璃體內注射聯合眼底激光治療對糖尿病性黃斑水腫患者視力及黃斑中心厚度的影響[J].解放軍醫藥雜志,2017,28(10):76-79.
[18] 白海波.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聯合常規用藥治療小兒非感染性腹瀉療效觀察及其對血清中IL-6、IL-17表達水平的影響[J].海南醫學,2015,42(8):1212-1214.
[19] Zhang M,Ma WY. A comparative study for the short-term effects of targeted high-intensity UVB and narrow-band UVB in the treatment of vitiligo [J]. Exp Ther Med,2017,13(6):3383-3387.
[20] 王曉燕,呂月桂,張麗,等.外用補骨脂酊聯合窄譜中波紫外線治療白癜風的臨床觀察及護理干預[J].中國醫藥導報,2016,13(14):146-149.
[21] 彭昆,張敏,李艷玲,等.308 nm 高能準分子光聯合自體表皮細胞移植治療面部穩定期白癜風臨床觀察[J].臨床誤診誤治,2014,29(7):107-109.
[22] 盛國榮,謝勇,嚴霞,等.NB-UVB聯合退白湯治療尋常型白癜風的療效及對Th17相關因子的調節作用[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15,26(5):517-520.
[23] 呂連崢,藺昕,錢雷,等.子癇前期外周血中間型單核細胞HLA-DR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J].江蘇大學學報:醫學版,2015,25(6):482-486.
[24] Dwivedi M,Kemp EH,Laddha NC,et al. Regulatory T cells in vitiligo:Implications for pathogenesis and therapeutics [J]. Autoimmun Rev,2015,14(1):49-51.
[25] 劉濤,丁街生,李志武,等.超脈沖CO2點陣激光聯合外用藥治療頑固性白癜風的療效評價[J].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17,32(11):153-155.
[26] 萬焰,蔣亞輝,鄧玲俐,等.夫西地酸乳膏聯合鹵米松乳膏治療尋常型銀屑病的療效及安全性[J].昆明醫科大學學報,2016,37(2):115-118.
(收稿時間:2018-07-05 本文編輯:王 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