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易鋒 攝影/岳書華
2018年11月6日至11日,第十二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將在珠海舉行。作為世界航空航天界的又一次盛會,中國航空工業將以“新時代,新作為,鑄建航空強國”為主題參與本屆航展,聚焦展示航空工業最新發展成就。據了解,在這次航展上,我國的“兩型四代”“20系列”“國產大飛機家族”將有望震撼登場。
除此以外,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AG600、新舟700、AC系列直升機、FTC-2000G等也將悉數亮相。這些明星機型好多都是在今年取得重大技術進展和突破的。作為航空工業精心培育的 “孩子”,他們已經張開臂膀,向遼闊藍天大聲說:你好藍天,我們來了!

2018年10月20日,我國自主研制的首款大型水陸兩棲飛機— —“鯤龍”AG600在湖北荊門漳河機場,成功完成水上首飛。這是繼2017年12月24日AG600成功實現陸上首飛后又一歷史性時刻。當天,習近平總書記發來賀電,指出這是我國航空工業堅持自主創新取得的又一重大科技成果。
航空工業總工程師盧廣山介紹:“AG600飛機是根據國家應急航空救援體系建設的整體規劃和應急救援裝備建設的發展,圍繞森林滅火、海上救援的迫切需求而研制的航空應急救援裝備。”
作為全球目前最大的水陸兩棲飛機,AG600采用懸臂式上單翼、前三點可收放式起落架、單船身水陸兩棲飛機布局形式,選裝4臺國產渦槳6發動機,機長37米、翼展38.8米、機高12.1米(外部尺寸與波音737相當)。
為滿足“既能在陸地上起降,又能在水面上起降”的特性,AG600飛機機身下部設計成“V”形高抗浪船型機身,具有優良的水、陸兩棲性能,可在靜水和波浪水面滑行、起飛和降落,這是陸基飛機所不具備的能力,也是AG600飛機能夠在水面起飛和降落的關鍵。
同時,為降低飛機在水面起降時的水載荷,提高抗浪能力,盡可能縮短水面滑行距離,AG600在起降構型中,綜合考慮利用螺旋槳滑流增升,對機翼和襟翼以及短艙構型進行一體化優化設計,形成了具備良好的高低速巡航特性的機翼構型,及較高最大升力系數的襟翼增升系統方案。
AG600的問世,為我國開展中遠海水上救援、遠洋航行安全巡護和森林滅火提供了有效手段。AG600最大起飛重量53.5噸,可在水源與火場之間多次往返投水滅火,一次可最多汲水12噸,可在距離樹梢30到50米高度處進行投水。單次投水救火可覆蓋20米×200米的面積,即可對4000余平方米火場進行有效撲滅。
此外,AG600還具有航程遠、續航時間長、抗浪能力強的特點。AG600的飛行速度是救撈船舶的十倍以上,它擁有的高抗浪船體設計,除了在水面低空搜索外,還可在2米高海浪的復雜氣象條件下實施水面救援行動,水上應急救援可以一次性救護50名遇險人員。
AG600的陸上、水上成功首飛,是我國繼自主研制的大型運輸機運-20實現交付列裝、C919大型客機實現首飛之后,在大飛機領域取得的又一個重大突破。按照“水陸兩棲、一機多型、系列發展”的設計思路,AG600在滿足森林滅火和水上救援要求的同時,未來通過系列化發展和改進改型,還可滿足執行海洋環境監測與保護、資源探測、島礁運輸等任務需要以及提供海上航行安全保障和緊急支援等任務的需要。



2018年9月28日,由航空工業貴飛自主創新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多用途飛機FTC-2000G軍貿飛機,在貴州安順機場首飛成功,這標志著我國在高級教練機和多用途飛機研制領域取得新突破。
FTC-2000G軍貿飛機總指揮王文飛表示,FTC-2000G飛機的總體方案評審、總裝和試飛用了7個月的時間完成,創造了新機研制的奇跡。
據了解,FTC-2000G飛機是款定位以攻擊為主,兼具空戰、教練功能的多用途軍機。該款機型不僅具有強大的攻擊能力,即近距空中支援、戰場遮斷、凌空轟炸、縱深打擊等,而且具有較強的空戰性能和較強的教練功能,能滿足現代戰斗機中級、高級、戰斗入門、戰術對抗訓練需求,以及較強的夜戰功能。整體性能也接近當今世界主流的第三代戰斗機的水平,具有“高機動性、高可靠性、高效費比、高通用性”的顯著特點。
FTC-2000G飛機最大航程可達2400千米,最大飛行馬赫數為1.2,最小平飛速度195千米/小時,最大航時3小時,最大掛載重量可達3噸,配裝先進的火控雷達和武器火控系統,可掛載導彈、火箭彈、常規炸彈、精確制導炸彈等武器,完成空面攻擊和空中作戰任務。

FTC-2000G飛機還可以根據任務需要,選擇掛載偵察吊艙和電子戰吊艙,從而具備了發展成為戰術偵察機或電子干擾機的潛力。
該機為串聯雙座正常式布局,采用DSI進氣道、機翼邊條、前后緣襟翼等先進的設計技術,具有寬闊的飛行包線、優良的飛行性能和飛行品質,突出的小速度大迎角特性、起降性能和機動性能,座艙視野開闊,舒適性好;采用先進的綜合航電系統、“一平三下”的先進座艙布局和HOTAS操縱系統。
FTC-2000G多用途飛機是FTC-2000“山鷹”系列教練機持續改進與發展的最新衍生型。本世紀初,當時的貴州航空工業集團基于自身發展需要,嘗試自主創新研制一種新型訓練兼作戰平臺,由此啟動了FTC-2000研制計劃,即后來的“山鷹”高級教練機。
在研制和改進過程中,貴飛公司遵循市場規律,同時也為用戶減輕成本壓力,將重點放在效費比上,始終堅持以低成本實現適中的性能,不盲目追求先進性。更為重要的是,完整的國內產業鏈,已經成為FTC-2000系列飛機在外貿出口時的一種優勢。
據悉,研制FTC-2000G飛機前,中國航空工業貴飛公司已對非洲、亞洲有關軍貿機市場作細致調查。該機首飛現場,已有相關國家人員以潛在客戶身份觀摩。


除了AG600和FTC-2000G,2018年的中國航空工業還有更多的好消息不斷傳來。
8月份的西北戈壁灘上,航空工業自主研制的翼龍Ⅱ(WL-2)型軍貿無人機,歷時兩周完成了多種型號對地攻擊武器打靶試驗。據報道,2017年,翼龍Ⅱ無人機經多種靶試場景驗證,命中率達到100%,創造了“五發五中”的中國無人機靶試新紀錄。
翼龍系列無人機是我國第一型察打一體無人機,也是中國首款配備渦輪螺旋槳的無人機,還是中國航空工業第一型出口高端軍貿市場的無人機。投入市場的幾年中,翼龍系列無人機已成功裝備多個用戶,歷經各種嚴苛環境考驗,實現了常態化使用和實戰應用,其表現超出用戶預想,在多個國家贏得良好聲譽,在海內外樹立了中國“翼龍”的品牌。
在實彈打靶實現中,這種國內目前最強悍的察打一體無人機實彈測試了多種新型精確制導對地攻擊武器。相比于原版的翼龍無人機其增加了更多的武器掛架,可以攜帶六枚大型導彈或是十二枚小型制導炸彈。換裝的新型渦輪螺旋槳發動機讓翼龍Ⅱ的載荷大大增加,最大起飛重量達到4.2噸,續航時間也延續至20小時。

制導導彈的成功應用讓翼龍Ⅱ無人機擁有了與美歐先進無人機在對地打擊方面叫板的能力,填補了我國無人機乃至世界中低端無人機在對地打擊方面的空白。
2018年9月28日,航空工業哈飛發布消息,直19E型武裝直升機通過鑒定審查組整機鑒定,標志著該型機科研過程圓滿完成,向實現批生產、進入國際軍貿市場獲取商業成功又邁出了重要一步。
直19E型機是由航空工業哈飛最新研制的一款針對出口市場的專用輕型武裝直升機。作為極具競爭力的精品機型,直19E型機采用單旋翼、涵道尾槳,窄機身構型、串列式座艙布局和后三點不可收放式起落架形式,配備了小型化、綜合化的航電武器系統,具有多機空地信息化協同,連續、快速攻擊多目標的能力,能攜帶機槍吊艙、火箭、空空導彈和空地導彈等武器,可在全天候、復雜戰場環境和野戰保障條件下遂行對地攻擊、對地火力支援和對空作戰等多種任務。該機空機重量較小,最大起飛重量4250千克,有效任務載荷大,在巡航速度、爬升率、使用升限和航程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
與國外同級別武裝直升機相比,直19E型機具有體積小、靈活度高等特點,良好的機動性和卓越的作戰性能使其在國際軍貿領域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有評論稱,如同當年小米手機在當時電子消費市場引發的風暴一般,作為一款既強大又價廉同時還能滿足客戶需求的武裝直升機,直19E一定會在未來的國際軍售中大放異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