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佳琳 圖/ 品牌提供
在第四次工業革命開始之時,以發展新能源為基礎的能源革命將成為其中的重要一環。從柴薪時代到煤炭時代,再到石油時代,能源塑造了不同的國際能源權力結構和能源秩序,也影響著不同的人類經濟社會形態和文明形態。誰能夠在新能源革命中緊跟潮流、完成自我更新,誰就將成為新時代發展的先鋒。
當霧霾灰深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藍天白云、綠水青山成為了奢侈品。而層出不窮的新能源產品所帶來的顛覆性變革,也許會改變大家的環境現狀,綠色中國的夢想將在移動能源革命中得以實現。
中國新能源革命已經開始。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四個革命、一個合作”的能源發展戰略,指明了未來中國能源發展戰略和政策方向。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總書記指出,發展清潔能源是改善能源結構、保障能源安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任務。綠色能源、清潔能源成為新時代能源發展的主題,而太陽能作為可再生能源受到廣泛關注。

>> 漢能全太陽能動力汽車
漢能的新能源計劃正在穩步進行當中。自2009年起,漢能先后投入100多億美元,連續并購了4家全球技術先進的公司,成為了全球薄膜太陽能發電的先行者??梢哉f,漢能創造了一個新的行業— —移動能源行業。自2015年以來,漢能在移動能源方面進行了諸多探索,相繼推出了移動能源產品、全太陽能動力汽車、漢瓦等一系列產品,實現了新能源革命方向上的技術創新。
2017年,漢能的薄膜太陽能研發和量產轉換率再次刷新了3項世界紀錄:砷化鎵單結量產組件效率已經達到25.1%;銅銦鎵硒玻璃基全面積組件效率已經達到18.72%;柔性濺射法冠軍組件效率已經達到17.44%。這些都是經過國際權威機構認證的。

>> 漢墻
2018年9月29日,漢能正式發布了薄膜太陽能的新產品— —漢墻,它是全球首套具備系統化集成、全價值鏈綠色解決方案的“發電墻”。這款能讓建筑自主發電的漢墻,采用漢能最先進的玻璃基銅銦鎵硒等薄膜太陽能“芯片”,能夠保持21%的轉換效率,18.72%的量產冠軍組件,算得上是當今世界轉換效率的最高紀錄。單看這樣的數據是十分誘人的,“會發電的墻”,這一理念或許將顛覆我們對于傳統建筑以及城市建設的認知和想象。
那么,這款產品的技術是否真的已經成熟呢?
測試數據表明,這款發電墻標準基本款尺寸為1192×792毫米,每片功率達到了140W的漢墻可抵抗12級臺風,能夠適應零下40℃到零上85℃的大溫差,耐熱抗凍。漢墻使用的是不燃性材料,燃燒性能等級達到了A級,在各種極端惡劣環境下也能正常工作。漢墻產品光反射率低于15%,比普通玻璃幕墻光反射率減少25%-40%。與此同時,漢能承諾25年功率輸出不低于85%,并有10年質保。
從美學角度來講,會發電的漢墻不僅僅是一塊發電玻璃,它是通過系統連接而形成的發電建筑。漢墻除了黑色基礎色外,還有多種色彩的款型,以及仿石材等多種花紋,在建筑層面具有極強的可塑性。
漢墻的出現從根本上改變了太陽能應用于屋頂的形式,實現了電力能源利用的新發展。相對于高能耗、高污染的傳統建筑材料,綠色環保的會發電的漢墻無疑打破了固有的建筑材料思路,創造了一個新的物種?!靶履茉?建材”讓可再生能源廣泛應用于綠色建筑,必將重構建筑行業生態圈,也將開啟行業的新藍海。據第三方市場調研顯示,僅在國內存量市場規模就可能超過20萬億,每年新增市場規模將超過1萬億。
我們眼前似乎出現了一座生態城市的雛形,一個由綠色、零能耗的建筑構成的生態城市,能源再利用與再生能源在建筑之間得以實現,并且能夠互聯互通。一片片能發電的瓦片、一面面能發電的墻,將從根本上改變能源獲取的渠道,類似于漢能的漢瓦、漢墻等新能源產品,正是打造未來建筑體、未來城市的必備之作。可預見的是,轉化光能為電能,讓建筑自主發電的漢墻,將在未來的城市建設中發揮更大的能量,這些太陽能創新產品將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就經濟效益而言,漢墻的產出也是非??捎^的。在南立面安裝1000平方米漢墻,日發電量可達到326度,一年的發電量可達11.89萬度。按全國幕墻總面積約30億平方米為例,如果全部采用漢墻系統,按綜合立面的發電量計算,一年的發電量可達到2448億度。漢能的金安橋水電站裝機300萬千瓦,年發電量130億度,這相當于漢能又建了18.8座金安橋水電站,折算成商業電費平均1.1元/度,自發自用的收益就可以達到2693億元。
除了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環保能力更是薄膜太陽能產品的一大亮點。安裝1000平米漢墻在南立面,年發電量所產生的環保效益相當于1年少燒48噸煤炭,減少125.9噸二氧化碳排放,408.3公斤二氧化硫排放,與355.5公斤氮氧化物排放,等同種了6000棵綠樹。數據調查顯示,以北京為例,如果所有建筑幕墻都換上漢墻,那么在過去的5年內,每年讓北京最多可增加39個藍天。以2018年數據參考,會讓過去8個月的霧霾天數減少37%。
目前,漢能攜手住建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美國綠色建筑委員會等機構,正在推動綠色建筑的可持續發展事業,他們將共同打造“全球綠色建筑新地標”。
漢能已與美國綠色建筑委員會發起合作,聯合成立“LEED綠色建筑新能源委員會”,并推出了“全球綠色建筑新地標”招募計劃。該計劃顯示,無論是正在規劃設計階段,希望申請綠建認證的項目,還是已經落成,希望通過升級改造獲得綠建認證的項目,都在本次招募計劃范圍中。
與此同時,漢能將擇優對入選的綠色建筑項目進行優惠、甚至免費提供漢墻產品進行支持,助力打造更多的綠色生態建筑樣本和新地標。漢能正在以實際行動致力于薄膜太陽能綠色建筑事業的應用。
在未來,清潔能源的大范圍應用將成為城市化建設的重要方向,建筑本身成為可再生能源的創新,無疑將促進綠色建筑的發展進程。從太陽能汽車、共享單車等移動能源產品,漢紙、漢包、漢傘等移動發電產品,到屋頂發電站的漢瓦,再到如今為綠色建筑助力的漢墻,漢能持續的產品創新重構了行業發展。
在能源革命之路上,我們需要更多顛覆傳統的創新之作,繼往開來,為新時代的發展開辟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