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冰
(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新洲中學,廣東 深圳)
《禮記》曾言“日日新,茍日新,又日新。”告誡世人每天都要自新,隨著新時代的發展,每天的情況都在改變,教育也是如此,教學改革需要順應時代的發展,教育也需要順應互聯網+的趨勢。因而老師也應做到及時跟上發展的步伐,教學方法與理念也應該及時更新,而更新中就難免出現諸多問題,如何分析并解決這些問題便成了很多老師想要探求的。
教育一直隨著經濟不斷地發展著,從私塾到班級教學,從黑板與粉筆到多媒體技術逐步應用,學生的學習已經不僅僅局限于課堂課本知識的獲取,微信公眾號、自媒體都為學生提供了諸多學習途徑,越來越多的學習軟件如:慕課、微課等網絡課程應運而生,里面的課程豐富且全面,老師相對水平也比較高,課程費用負擔小且學習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所以現在許多學生選擇依靠網絡課程學習而且呈現出越來越不相信老師、越來越不相信教科書的趨勢。
老師如何在新形勢下與網絡科技搶學生,讓學生相信老師,相信教科書成為困擾許多老師的問題。總的來說,新時代下老師與教科書面臨的問題如下:(1)老師能否將現實與教科書結合起來對教科書中的主要觀念進行講解。(2)老師能否順應時代提升技能,將多媒體應用與教科書內容相輔相成。(3)老師能否擺正心態正視網絡課程的優點并借鑒。
教科書編寫與出版的過程,就某種意義來說都是落后的,因而讓教科書與現實相連接就需要依靠老師的見識與學識。然而許多傳統觀念下的老師,無法擺脫教科書內容的桎梏,不能滿足學生對新鮮事物的好奇感,從而丟失了課堂的把控力。試想,一位老師不能做到現實與理論的結合,勢必難以讓學生擁有學習課程的動力,也讓課堂少了許多樂趣,同時也讓教科書丟失了應有的魅力。
雖然多媒體的應用已經有所普及,但是多數教師僅僅會利用網絡查閱資料、圖片、影像,制作簡單的PPT,卻不具備開發數字化教育資源的能力。比如,現階段的數學教學中,許多函數曲線可以通過電腦軟件精確地畫出,然而目前會運用這些軟件并且將其呈現于課堂的老師并不多。
新形勢下,網絡課程確實擁有無可比擬的優點,而許多傳統的老師不愿意正視網絡課程的優勢,這樣,既不能鼓勵學生拓寬學習途徑,也無法讓自己在優秀的網絡課程中學習進步。
老師將現實與教科書相結合的背后一定是深厚的學識與對時事的熱情,首先,學識是必不可少的,老師需要了解課程背后的真正內涵,再加上當前的熱點事件才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與充實課堂樂趣。這樣,既能讓學生理解課文中對和平的期盼,對人性之惡的批判,又可以讓學生對課堂內容充滿興趣。這樣結合案例,可以在教科組討論時,每位老師分享自己的看法,從而使每位老師都可以做到現實與教科書的結合。
當前老師真正具備開發數字化資源的能力是不足的。因而,學校需要定期為老師們安排學習數字化資源的課程,既要教會老師們如何應用,又要改變老師理念,讓其真正認可并接受數字化資源對于課堂的幫助。此外,老師自身也需要通過看書、上網課、向其他老師學習等途徑提升自身技能。
網絡課程不是和老師“搶學生”,而是幫助老師一起“搶學生”的,首先,不論網絡課程如何發達,學生的主要學習途徑還是班級授課。此外,如果學生可以真正運用網絡課程、自媒體進行學習,對于老師的班級授課是很有幫助的,而老師需要做的正是指導學生爭取運用網絡課程與自媒體,比如,老師可以選取優秀的課程視頻推薦學生課下預習復習時使用。最后,老師本身也可以通過網絡課程與自媒體進行自我學習增長見識。
綜上所述,老師在順應時代變革中,教學理念與方法的落后是難免的,但是老師需要正視自己存在的問題,能不能將教科書與現實結合,有沒有緊跟網絡科技發展的步伐,能不能利用網絡科技幫助完成教學工作。當問題出現,就需要老師及時改變,從而更好地適應教育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