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偉
(河南省濟源市沁園中學)
城鄉聯盟學校指的是教育系統校際之間的對口幫扶,近年來實施范圍廣,規模影響大,城鄉聯盟學校的幫扶重點在于師資水平的提高,在新課改背景下,也是通過校本研修來促進的。這種校本研修,必須對癥下藥,敲定主題,從而確保在校本研修中克服盲目性,提高自覺性,增強實效性,作為我市規模最大的市直初級中學,我們和一些平原、山區學校聯盟,做了大量研究工作。
城鄉聯盟學校的校本研修,需要打造項目平臺,增添新的發展思路,提升校本研修品質,注入校本研修活力。我市作為一個市直轄市,數學教育教學整體水平相對較高,但城鄉之間的差距不容忽視。均衡教育檢查驗收很大程度上是教學設施設備完善,而在教師專業素養上還顯得山水依舊。
城鄉聯盟學校能夠較好地解決這些問題。我們針對農村、山區學校數學教師在研修方面的所困所需,進行精心梳理。幾年來,我們在校本研修上涌現了一批有特色的研修方式:
1.城鄉聯盟校課題實驗班建設研討。大凡教育上的科研課題,都不可能是只研究教師,不研究學生。某種程度上說,研究學生才是課題研究的落腳點。
2.城鄉聯盟校初中數學分層教學研討。無論城區學校,還是農村、山區學校,分層教學研討深受教師歡迎,參與熱情很高。
3.城鄉聯盟校聯合備課形式研討。這一項研究形式是數學教研組與備課組,特別是課題組的重中之重,直接與評先評優掛鉤。
4.城鄉聯盟校數學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聯盟學校單獨進行,或與市、鎮教研部門聯合進行,凝聚了城鄉數學新、老教師的聰明才智。廣大數學老師,特別是青年教師,深感上一節好課是本事,上一節優質課是本錢。
城鄉聯盟學校的校本研修最容易關注到教師專業的薄弱環節,督促教師重新審視自身缺失的技能。
城鄉聯盟學校以校內、校外、網上的資源挖掘構建研修方式,形成研修內容,提升研修重點。
1.挖掘校內資源,形成聯盟共享,農村、山區學校數學教師不必要求樣樣過硬,聯盟學校貴在發現其一個強項,就要放大其亮點,成就其專業成長的高度。我們通過個體驅動,形成校際之間數學教師差異研究,從而帶動課題組內外的數學老師專業發展。
2.拓展校外資源,形成合作研修。城鄉聯盟校可以有效解決學校發展視線僅僅停留在學校內部的局面,有利于迅速融入教育發展的大環境中,廣泛吸收校外先進經驗,提升聯盟學校內涵。
3.開辟網上途徑,隨時保持溝通。數字技術的發展,催生了研修的新途徑,面對新形勢,數學課題組開展了數學網絡互動、數學網絡教研、數學教師網絡論壇等。
城鄉聯盟學校的校本研修關注的不是一所學校,而是城區平原、山區多校聯動,協調發展。因此校本研修的一個重要目的是為教師團隊整體素質提升營造境界。
1.克服職業發展高原期,讓教師看到“前路知己”。隨著教齡的增長容易進入職業倦怠期。我們聯盟校數學課題組,對這部分教師設計了遠近期自我發展研修計劃,大力促使這部分教師比學趕幫超,校際間舉辦了優秀自修自研成果評比等,真正提升數學教師專業發展的內在需求。
2.克服校本研修低效性,讓教師自豪“我才有用”。長期以來,校本研修存在“口號多,頭緒多”等過于繁雜的情況,造成了校本研修的低效性。城鄉聯盟校和數學課題組協調,由學校主動作出調整,某一時期解決某些問題,較好地調動了全體數學教師的積極性,從而達到了共同發展。許多數學教師以“微課程”“微技能”為切入點,介紹心得體會和研究成果,從而增強了成就感。
3.克服了校本研修是“完任務”的心理。課題組按需施培,提出響亮的主題,使理論和實踐有機結合,真正立足城鄉聯盟校教師身邊的問題解決。一批數學老師充實了理論基礎,提高了綜合素質,增強了實踐本領。一批數學教師在數學校本研修中,實現了由被動到主動的轉變。他們力求學有專長、教有特色、研有成果,工作的壓力和負擔也感到明顯減輕。
以城鄉聯盟校數學課題組為例,談城鄉聯盟校校本研修如何敲定主題,并非是一個定論。事實上,我們也是在進行有益的嘗試,還有待于我們訴求理論,深入實踐,以拓寬研究的視野,形成新的研究主題,取得一定的成功經驗。
參考文獻:
郭思樂,喻緯.數學思維教育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