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文娜
(遼寧省營口市大石橋市湯池鎮第一中學)
以往的初中英語教學由于長期受到傳統教學理念以及應試教育體制的影響,往往在教學過程中都會采用“填鴨式”教學法以及題海戰術,這種教學方法不僅會增加學生的學習壓力,還會導致學生學習興趣的低下,而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英語教學更加看中教學的有效性,因此,現階段最主要的任務便是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宏觀把控主要就是教師對教學目標進行明確、對新教學內容的把握以及對學生認知能力與接受能力的了解,以此來提高教學的有效性。(1)教學目標的明確。任何科目的教學都必須把教學任務放在主要位置,并以此為出發點來對教學目標進行明確,初中英語教學也不例外。教師在對英語教學目標進行明確的前期階段必須要先對學生的整體能力進行了解,并在實施的過程中結合具體情況進行更改,使教學目標更加實際化。比如,對于初一的學生,教師可以在充分發揮引導者作用的前提下把教學目標放在學生對教學大致了解的基礎上,可以根據第一單元內容先介紹一些比較簡單的句式,讓學生可以對簡短的對話進行掌握。(2)新教學內容的把握。并不是所有的教學內容都是需要進行講解的,因此為了提高初中英語教學的有效性,就必須要先對教學內容進行全面的了解,并在教學過程中適當地進行取舍,以此來凸顯教學內容中的重點,除此之外,教師還應對一些擴充知識進行傳授,有利于學生思維的擴展。比如,在對“It’s raining”這一單元進行講解的時候,針對“What’s the weather today?-It’s...”這一句型進行解釋的過程中,應該讓學生了解,這一句式不僅可以詢問天氣狀況,在國外還可以用作打招呼的開場句式,就好比中國的“吃了嗎”。通過中西對比的方式既可以讓學生掌握更多句式的用法,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3)對學生認知能力與接受能力的掌握。初中英語教學有效性的提升與學生的認知能力、接受能力也是緊密相連的,因此教師一定要對學生的認知力與接受能力進行了解,只有在對其進行全面掌握的基礎上,才可以采用針對性的教學方法,以有效避免由于教學內容過多或者是太難所導致的學生接受不了的狀況的發生。比如,教師在初次上課的時候,可以先對現階段初中生的整體水平通過測試的方式進行了解,并在日常的教學中觀察學生的反應情況,以此來保證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新課改中對教師的身份進行了重新界定,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除了要充分發揮引導者作用之外,還應利用情景設置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情景設置教學是一種借助多媒體設備以及創設對話情景的方式所開展的教學活動。(1)通過借助多媒體設備創設的情景不僅能夠給予學生強烈的感官刺激,還可以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中,有利于教學有效性的提升。比如,“Why do you like pandas?”這一單元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引入一段動物園的視頻,并讓學生把自己喜歡的動物英語單詞寫下來,之后教師通過詢問為什么喜歡這種動物,進而導入單元教學。(2)適當的情景對話也有利于初中英語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對于初中英語教學,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情景對話的方式來使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不管是簡單對話還是表演都能夠加強學生對英語知識的學習與理解,在提高學生口語水平的同時,還可以鍛煉學生的膽識。比如,針對“Do you want to watch a game show?”這一單元的教學,教師在對相關詞組進行講解的基礎上,可以讓同桌之間或者是前后桌之間自行進行對話,只有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才可以確保其教學的有效性。
師生之間的互動不僅能夠增加教師與學生的情感交流,還可以活躍課堂教學氛圍,這也在新課改中有所體現。因此,教師在對初中英語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設置問題的方式來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并充分體現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位置。比如,對于“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這一單元的教學,教師在剛上課的時候,可以先詢問學生是否喜歡運動“Do you like sports?”,學生回答之后,教師接著問“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這樣便引入所需講解的內容,之后便逐漸延伸到once a week等詞組上,這樣既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又可以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使課堂教學變得更加有趣,進而提高初中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總而言之,對于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英語教學有效性,教師除了要與時代相結合之外,還應對教學觀念進行轉變,尤其是教學方式的革新,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才有利于英語教學有效性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徐敏.新課改背景下提高初中英語教學有效性策略淺談[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5,12(4).
[2]鄭紅霞.淺談新課改背景下提高初中英語教學有效性策略[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