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 欣
(吉林省敦化市紅石鄉學校)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的情感教育至關重要,關系到初中英語教學質量,影響初中生的英語學習效果。所以,必須引起初中英語教師的高度重視才行,全面促進初中生健康發展。
情感態度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的英語學習和未來發展。在中學階段,學生已經對異國文化和異國語言有了基本的了解,同時也有學習英語的興趣。在實際教學中,個性積極向上的學生樂于主動參加語言學習的各類活動,其英語學習效率也非常高。但是,仍然有許多英語基礎薄弱、性格內向的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態度非常消極,他們往往不敢主動參與英語課堂活動,也不愿意使用英語來表達情緒和想法,甚至對英語課堂非常排斥。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該在英語教學中貫穿積極的情感教育,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這樣既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又能夠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提高英語課堂的效率。
例如,在“How much are those pants?”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一個模擬購物場景:將學生劃分為不同小組,用書本、直尺、橡皮擦、背包、外套等容易獲得的物品作為道具,讓各組學生分別扮演售貨員和顧客的角色,使所有學生都能夠參與其中。學生可以根據文章中出現的英語句子進行改編,完成情景對話。學生之間進行英語對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活躍課堂氛圍,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并且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也得到了鍛煉,提高了英語課堂的教學質量。采用這種情感教育模式能夠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
英語情感教育不僅要注重課堂氛圍的營造,還要運用各類開放式的教學活動來鍛煉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讓學生真正懂得如何將課本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在課堂上師生交流的時間有限,所以應該更加重視課外情感的延伸。在課后,教師可以通過與學生或者學生家長交流來幫助學生自然表露真實的想法,將課堂上沒有解決的問題轉化成趣味化的活動,利用課后時間來解決。這樣既能夠使師生雙方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又能夠幫助教師透徹地了解每個學生的智力水平和英語學習能力,為英語各類活動的設計提供依據,提高英語教學效率。除此之外,在課后,學生在與教師交流時,通過教師的引導,能夠將課堂所學與實際生活相結合,這能鍛煉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
例如,在“What does he look like?”一課的教學中,在課堂上,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班里學生的長相畫人物外形圖,然后將自己圖畫中的人物特征描述給同桌聽,讓同桌根據描述畫出人物外表,最后兩位學生進行比較,看兩幅畫像是否相似,看所畫的人與實際生活中的學生是否相似。在課后,教師可以為少部分基礎薄弱、學習積極性差的學生畫外形圖,再引導學生用英語描述圖中人物的長相,學生對自己的了解勝過對別人的了解,因而更愿意參與到這樣的活動中,并且中學生會比較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因此這樣的活動會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感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通過這樣高效的情感教育,能夠幫助學生提升英語學習興趣,而各類活動的開展能夠鍛煉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提高英語教育質量。
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教師講課、學生聽課的方式為主,因此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不高,課堂的效率也低。如果教師能夠改變教學模式,以健康、開朗、熱情的形象感染學生,以足夠的耐心和細致的關懷溫暖學生,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設計教學活動,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和自主學習過程,那么學生也會愿意以積極的態度來對待英語學習,這樣才能真正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更好地發揮情感教育的作用。
總而言之,想要在初中英語教育中發揮情感教育的最大作用,首先需要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能夠以積極的態度參與到英語課堂中。其次,教師應該在課上和課后開展適合學生智力水平和學習能力的各類趣味化的英語活動,為鍛煉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提供平臺,讓學生最大限度地參與英語學習,也讓學生能夠充分利用課堂時間和課余時間使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想法。此外,教師還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化被動為主動,多針對學生的生活設計英語話題,讓學生進行思維碰撞,在討論的過程中學習英語。只有掌握情感教育的關鍵方法,才能實現英語高效教學。
參考文獻:
馬秀芳.淺談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