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平陰縣實驗幼兒園 山東濟南 250400)
幼兒教學是一種啟蒙教育,不一定要讓他們學到什么,而是讓他們感受到一種學習的樂趣,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開發他們的智力,激發他們的思維能力,豐富他們的想象力,為他們進入下一步的學習鑒定基礎。音樂學習是一種重要的形式,它是用藝術的形式來感染幼兒,讓他們在欣賞中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以豐富的情感來調節孩子的情緒。[1]
音樂是人們生活活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那么,對于幼兒來說,音樂教育的作用更是非常獨特,音樂教育最顯著的特征便是可以開發幼兒的智力,提高他們的智力水平。[2]
音樂對于兒童的智力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關聯,幼兒智力尚未開發,處于待開發狀態,而音樂具有非常優越的特點,它不用孩子們認識多少字,懂得多少知識,只需要通過耳朵來聽便可以學到美妙的音樂。所以音樂便成為開發幼兒智力的首要課程。首先,幼兒通過聽音樂可以集中他們的注意力,懂得干一件事,要集中所有的注意力和精力,這對于他們形成良好的習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集中注意力后,便通過聽音樂來想象音樂中表達了什么樣的情感和內容,讓孩子們自己先想,然后與教師來進行交流,這可以豐富他們的想象力,并且在表達能力方面也有提高。[3]
音樂是藝術門類,多聽音樂可以潛移默化的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首先,音樂教育可以讓他們放松心情,在孩子們學習了基本的知識后,自己音樂課上調節學習中的乏味情緒,讓他們放松心情。其次,音樂可以潛移默化的對幼兒進行素質教育,在教師進行音樂教學時,可以選擇一些具有教化意義的作品進行教授,比如歌頌祖國,和勞動人民的歌曲,讓他們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可以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最后,可以對于有天賦的孩子進行啟發,及早的挖掘他們的音樂天賦,有助于他們的進一步發展。
幼兒正是需要開發的階段,所以幼兒的觀察能力要及早的進行培養。音樂便可以很好的幫助孩子提高他們的觀察能力。觀察力指人們觀察事物和發現事物的能力,音樂作為一門具有豐富情感的藝術課程,非常注重追求完美,是通過對人體聽覺、視覺、和觸覺等產生共鳴,培養孩子們良好的感覺能力。音樂對于聽覺的要求非常的高,不僅對于表演者,更對于聆聽者來說都力求一種情感的共鳴。所以幼兒在聽音樂的過程中,便認真的通過耳朵來聆聽,感受它的藝術效果,在聽的過程中,幼兒的聽覺處于高度的緊張和敏感狀態中,通過多聽音樂,便可以鍛煉幼兒的敏感性。
音樂教育對于幼兒還有許多重要的作用,比如可以集中幼兒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思維能力,增強他們的想象能力,所以音樂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筆者在第二部分主要來進行幼兒音樂教育的教學方法進行了探討。
幼兒音樂教學不同于小學生的教學,所以教師要針對年齡特征進行認真的探討和總結符合這一年齡階段的教育方法。對于幼兒園的音樂教師來說,首先要做好基本的教材研究,對于幼兒的教材是專家們編寫的符合這一年齡階段特征,具有廣泛性,所以,研究教材是教師的基本功。
幼兒的教學主要讓孩子們體驗音樂的樂趣,所以課堂必須以幼兒為中心,強調幼兒在音樂課堂的主體地位,讓孩子們并不怕老師,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是孩子們的朋友,這不僅改變了單一的授課方式,更鼓勵了孩子們的積極性和參與性,讓他們能具有非常大的自信,表演自己的特長。音樂本就是以情感為中心的,其主要是以聽歌學歌為主,所以在音樂教學中,教師首先要明確一個目標,音樂課并不是為了培養出多少個音樂家,而是讓孩子們感受到一種美的情感,所以,音樂課堂就要創立一種自由、民主、平等的情境,只有在這樣的寬松和諧的環境中,孩子弄才能與老師進行情感的溝通與交流。音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是引導者是傳授者,應該時時刻刻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讓幼兒能夠主動的進行學習。教師要觀察孩子們的天性,總結他們的特點,對于他們喜歡什么進行研究,然后將這些體現在音樂課堂中,一般孩子們比較喜歡的是新奇的事物,不喜歡教條死板的知識,所以音樂教師不能進行死板的進行音樂的教學,而是要創新課堂,促進孩子們的音樂審美能力的提升。
音樂并不是單一的課程,具有貫通性,音樂與舞蹈是緊密結合的,所以,音樂課堂中不能沒有舞蹈的加入。幼兒是比較好動,所以在音樂的學習中,可以以舞蹈的表演來加強他們的注意力。這便要求教師提前做好音樂曲目的準備,并簡單的進行小舞蹈的編排,然后在上課的時候讓孩子們進行學習和表演。教師在上這節課時,對于上課的環境進行創造,創設出符合音樂寓意的情境,激發孩子們演唱和表演的興趣和欲望,幼兒們可以便聽歌邊唱歌邊跳舞。這對于孩子們的感受力的提升具有很大的作用。
音樂課程并不是幼兒的必修課程,所以一般課程安排比較的少,且都是在主課上完或者下午來安排課程,所以對于教師來說,就更要在課前做好充足的準備,讓孩子們一聽到上音樂課,充滿了興趣,非常的喜歡上這門課。在教師做了基本的課程準備后,具體的教學過程設計便是重點,筆者就音樂教育對于幼兒教育的重要性進行了探討,然后對教育方法進行了研究和總結,希望可以創造更高效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