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第二高級技工學校 廣東深圳 518000)
《機械制圖》課程屬于機械專業重要的專業基礎課,它不但對學生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有影響,也隨著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而不斷深入和加強,其中識圖和繪圖能力是機械類工作者必備的基礎工作能力,機械制圖是學習機械專業貫穿始終的基礎。學習和掌握機械制圖,并培養出豐富的機械想象力,有利于高效掌握其它機械專業課程知識。而《機械制圖》課程的教學方法和形式,直接決定著這門課程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接受水平。和傳統的教學方式相比,一體化教學方法能加強學生對該課程內容的理解,提升掌握的速度和深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1]
傳統的《機械制圖》課程教學一般都是被動的填鴨式教學,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聽講,被動接受,主動思考和課堂討論的機會比較少,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較低。傳統《機械制圖》課程的教學目標僅限于課程本身,未能以實際工作中知識應用的形式和條件為教學目標,很少涉及到實踐和課程的實際應用,會造成專業基礎課與專業課之間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的脫節。為了解決這樣的難題,曾有觀點認為直接強化學生實踐能力訓練的強度,就能解決學生實踐能力弱的問題。但這種做法忽視了學生主觀能動性和思維系統性的培養,加大了學生負擔,也難于和實際工作情境相契合。因此,這樣并不能有效解決傳統《機械制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體化教學是技工學校為了解決專業理論課與實踐操作脫節的問題而推廣的教學模式。采用一體化教學方式教學時,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的整體教學目標是滿足實際工作場合需要。一體化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課前檢索資料、課堂聽課、實操演練、分工合作、分組討論、互相評價等方法進行多樣化學習,培養學生的獨立學習、積極主動、精益求精等素質。與此同時提高了學生對企業生產標準和生產狀況的認識,為學生將來下企業頂崗實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這種教學方式的優點如下:[2]
由于采用小組學習模式共同完成任務,分工后各組員的工作內容有差異,需要與其他成員配合完成任務,相互交流,通過溝通協調來完成共同的小組目標。組內先完成的學生會自覺主動幫助未完成的學生,團隊意識在行動中融入了學生的觀念。同時因為存在著小組間的競爭,學生由集體榮譽感激發形成團隊精神。
學生們根據工作頁來設置需求,完成小組分工和資料的查詢,合理地分配工作內容、角色、時間,逐步能夠制定出合理的工作計劃,并在組內討論后續的工作、完成步驟與目標。這就充分調動了學生去主動學習和思考,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有所提高。同時,由組間互評帶來的激勵和競爭機制,也使學生互動的積極性有很大提高。
學生根據工作頁提供的指導性問題,依次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分工。每位組員都有特定的角色,完成特定工作內容,模擬實際工作崗位情況。隨著課程開展會進行角色輪值,每個組員都有參與的機會,并實際經歷執行決策,充分提高了學生的參與感與決策權。
一體化教學方式通過學生的主動思考、教師的點評和學生的足夠參與,使學生在思考、參與和動手中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并在評價與反饋中提升了對知識的掌握,從而促進了教學目標的實現,提高了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改善了教學效果。[3]
按照一體化要求課改后,《機械制圖》分為若干各模塊,每一個模塊有若干個學習任務組成。每一個任務包括任務目標、計劃學時、任務描述、實現場地、輔助工具和學習過程,每一個任務由若干個活動組成。在整個一體化教學過程中,以小組學習為主,以正面課堂教學和獨立學習為輔,三種方式交替進行;項目驅動和行動導向教學貫穿始終,采用問題引導法、探索與發現法、現場演示法、小組討論法、角色輪換法、實操訓練法等多種方法靈活教學;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起到引導和督促的作用,以學生為中心完成教學任務。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遵循8S操作規范,教師先發出學習任務單,引導學生明確任務實施方案,各小組按照實際繪圖需求,合作完成查閱資料、準備工具、測量工作,并且獨立完成草繪、工程圖繪制等相關任務。
在一體化教學過程中,按照3-5人一組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后組建工程部,如工程一部,工程二部等。各個部門的成員進行角色分配,包括:工程師、技術員、工程管理員、工程文員、助理工程師等。各職位所擔任的職責如下:
1.工程師為項目的主要負責人,是任務處理思路的綜合決定人,對任務進行分配,組織組內成員對問題分析討論,并帶領大家完成工作任務;
2.技術員負責本項目關鍵技術工作,在討論過程中可以與其他小組人員進行溝通,將討論的結果帶回本組進行研究、分析、改進;
3.工程管理員負責對本組和他組進行監督,依照標準檢查督促操作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包括填寫工作頁,確保各小組按要求完成任務;
4.工程文員為項目完成準備相關文獻資料,并完成必要的筆錄工作,同時負責對教學資料的保管及相關物品的收發與維護;
5.助理工程師輔助工程師進行組內協調,并將組員討論得出的結果進行總結,對本組成果進行展示。
如圖1所示,在不同的學習階段,各成需要輪換崗位。成員各負其責完成不同的具體工作。
以“小軸測繪”為例,該任務按照一體化模式可按照以下幾步完成:
教師分發任務,指導學生明確本次活動的目標、內容、時間安排等。學生接受任務后,明確任務要求,評估可行性,填寫任務書,組員間共同討論確立工作崗位。
教師安排各工程部工程文員準備與工作相關的資料和工量制具。所有成員查閱資料,準備和項目相關的知識,學生查閱結束后,教師針對已經查閱的資料總結,講解準備知識要點,學生完成相應的工作頁。

圖1 教學組織圖
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參照樣圖分析樣件,由工程師和技術員選用合適的工量具采用正確的方法測量樣件尺寸,各成員徒手繪制草圖,并標注相關尺寸。
教師指導學生查閱資料確定相關技術參數,討論后將選定的參數標注在草圖上,并完善草圖。
根據草圖采用尺規繪圖法或者電腦繪圖法,按照教師給定的繪圖步驟繪制出對應的工程圖,完善尺寸標注和技術要求,填寫標題欄。
工程管理員指導各成員根據評價標準在組內進行自評和互評,并選出較好的圖紙參與展示與評比。各工程管理員對所選圖紙做出客觀評價,分別選出三幅優秀的工程圖和三幅優秀的草圖,將六個貼圖獎勵分別貼到這六幅圖上。教師指導學生完成優秀圖紙的選評,并對最后結果進行點評,提出改善建議,各成員按照評價建議改進自己的工作成果。
以上教學流程圖如圖2所示:

圖2 教學流程圖
綜上所述,職業院校機械專業的《機械制圖》教學中,一體化教學方法在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等綜合能力,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等方面,具有較好的效果,并在教學實踐中得到驗證,是《機械制圖》課程值得推廣和普及的一種教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