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實驗學校 湖南郴州 423000)
通過利用修辭手法,能夠更加直觀具體地向人們傳達某種語言效果,從而能夠讓人們在特定的語言環境當中,更清楚地感受和了解所要描繪的事物。由于小學生本身的生活閱歷和理解能力有限,本身掌握的語文知識也十分有限,想要在實際的語文教學過程中通過簡單的學習,去理解和運用用修辭手法比較困難。在此情況下,小學語文教師就必須要充分的考慮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然后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進行實際的修辭手法學習。[1]
在實際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當中,雖然部分的教師花了較多的時間來進行修辭手法教學,但仍未達到預期的效果。也有的教師對于修辭手法教學并不重視,只是簡單的向學生講解較為淺顯的知識,卻沒有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和運用,這都會影響學生語文水平的全面提高。另外,也有的教師存在修辭手法教學理解錯誤的現象,這導致了實際的修辭手法教學存在相對較多的問題。也有的教師只是根據實際的考試需求,來進行試卷題型的修辭手法歸納,但卻沒有結合具體的語境對其進行有效的教學。在此情況下,學生往往很難掌握相關的修辭手法重點和運用,要想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相對較難。[2]
教師首先可以在課堂中引導學生認識語言的基本含義,然后再通過相關的識字學習和造句學習,培養學生的語言敏銳力和語感。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程度的修辭手法知識之后,教師可以進一步加強相關的語言表達教學和運用教學。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的體會和感悟修辭手法的美感和魅力,全面提升學生對修辭手法和語言的理解能力。教師也可以在課堂當中增加一些具有滲透性和趣味性的教學內容,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來進行相關的修辭手法學習,同時也能為修辭手法教學的開展,營造輕松而活躍的課堂氛圍。
例如,在進行《種草莓》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首先可以有多媒體教學設備向學生播放小草莓的生長過程,然后再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通讀全文。然后再讓學生嘗試思考“地上的小草鉆出尖尖的小腦袋,就像大地長出一綹綹綠色的頭發。”、“幾片綠綠的小葉兒擠在一起,真像一朵綠色的小花。”這兩句話有什么特點。然后教師再進一步的分析句子當中出現的“小腦袋”、“綠色的頭發”、“綠色的小花”,從而讓學生感受到文中比喻和擬人手法描寫得是多么生動形象!句子讀起來是多么優美!最好要求學生能把這樣的段落背下來,這樣能夠有效加強學生對于修辭手法的掌握和運用。
學生通過對修辭手法的學習和積累,能夠有效提升對修辭手法的掌握程度。然后,教師再進一步的引導學生通過造句或者作文的方式,來加強修辭手法的運用教學。可以有效的在日常的不同語言風格和不同形式的課文教學當中滲透修辭手法教學,也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構建良好的修辭手法學習、交流、運用平臺。教師也可以對小學階段出現的修辭手法進行有效的總結,對語文課本中出現的多種生動的修辭手法,可引導學生理解并進行仿寫,也可以讓學生練練筆。
例如,教師可以在學生掌握了比喻句的特點和運用方法之后,要求學生利用“……像……”的句式來造句,如, “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傘。”、“小柏樹就像戰士一樣筆直的站在那里。”“彎彎的月牙像小船。”等,或者讓學生利用你喜歡的修辭手法來造句,“筍芽兒生了伸伸懶腰,揉揉眼睛。”、“小柳樹在風中跳起了舞”等。教師也可以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個內容,恰當地運用多種修辭手法進行說話練習,如“天空的云就好像魔術師一樣,一會兒變成了可愛的小兔子,一會兒變成了會咩咩叫的小羊,一會兒又變成了活潑的小雞。”、“當小鳥在唱著動聽的歌聲的時候,樹葉為她奏樂,流水為她伴唱。”。教師可以確定一個作文主題,然后讓學生在作文當中運用各種修辭手法,把事物描寫生動具體。如,以“春“為主題,“春雨就像春姑娘紡的線,繡出了春天的風骨。春雨滋潤的小草是多么的……”“春像一個身材曼妙的姑娘,她邁著輕盈歡快的舞步款款而來。春姑娘的裙擺帶綠了小草和柳樹……”等。這樣的練習,能夠使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得到有效提高。[3]
通過全面的加強小學修辭手法教學,不僅能夠讓學生掌握更多的語言表達手法和描寫方法,同時也能夠全面激發學生對于小學語文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因此,小學語文教師除了要求學生掌握相關的修辭手法知識之外,還必須要讓學生根據具體的語境實現修辭手法的運用。教師不僅要對現階段的修辭手法教學問題進行詳細的分析和了解,同時也需要利用多媒體教學或者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進行修辭手法的具體學習。這樣才能確保學生的語言理解和語言運用能力都能夠得到全面的提升,從而為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最大限度的發揮修辭手法的教學作用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