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耀文
(廣東省佛山市實驗中學,廣東 佛山)
戲劇教學法是眾多教學方法中的一種而已,與其他教學方法相比較這種教學方法的特點是:“把戲劇運用于教育教學活動的一種方式,是教育學與戲劇學兩門學科交叉融合的產物,是戲劇與教育在現代教育背景下一種跨學科的結合?!保?]戲劇教學法的發展歷程實際上也向我們展示了整個教育理念的進步和發展,而戲劇教學法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引入或創設一種學習的情境,將抽象的內容納入有趣的情境中,用以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和獲取知識和技能?!保?]目前,我國不少小學和初中開始把戲劇教學法應用到學科教學中,特別是語文、英語等語言類學科。為此,筆者想從思想政治學科的視角,對于戲劇教學法在思想政治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初步探究。
戲劇教學法應用到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不是一種外力強加的結果,而是因為兩者之間有某種契合。一方面,戲劇教學法的基本精神與高中思想政治學科的基本理念有某種契合。戲劇教學法主要強調寓學習于活動、表演中,使學生能夠自我剖析、自我反思、自我提升,而高中思想政治學科的基本理念就是要引領學生通過觀察、辨析、反思和實踐,在人生成長的道路上把握正確的思想政治方向。前者提出了做法,后者提出了要求,二者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完美契合。另一方面,戲劇教學法的教法目標與高中思想政治學科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目標存在一定的契合。戲劇教學法的教法目標并不是培養所謂的戲劇專業人才,而是通過與具體學科結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樣,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提出了要培養學生的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制意識和公共參與意識等正確的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因此,兩者的出發點有很大的相似性。
戲劇教學法作為一種教學方法是否能與高中思想政治教學實現完美對接,這需要教師做出合理的選擇。在背景材料的選擇上除了可以利用教材內容,更多豐富的材料可以從社會生活、社會熱點、學生關切的實例中去尋找,這樣更便于在理論與實踐結合中啟發學生思考。
在戲劇教學法類型的選擇方面,要結合所選擇的知識背景材料選擇相應的戲劇教學法。譬如當遇到與社會生活聯系比較密切的題材時可以采取生活情境式戲劇教學法,這樣更容易與學生產生共鳴;當遇到一個社會熱點、社會事件類題材時,可以選擇小品等具有啟發性的戲劇教學方法,以此來激發學生內心的正能量。在學生演員的選擇上,應該堅持學生自愿原則、廣泛參與原則和教師把控原則。因此,只有先進行合理的選擇,才能夠找準戲劇教學法與思想政治教學的契合點,才能夠發揮戲劇教學法在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的獨特作用。
戲劇教學法的關鍵環節就是表演,這個環節是可以分兩部分進行的。一部分是預演,也就是所謂的彩排,這部分主要是尋找演出環節中的不足之處并進行完善。預演是實際演出的準備,而實際演出則是整個準備活動的最終呈現,這兩個部分都可以靈活再現思想政治學科的魅力。比如在“認識運動 把握規律”這一節課的教學中筆者采用的是戲劇教學法,而學生在預演的過程中實際上是在不斷把教材內容外化于不同形式的戲劇表演中,整個過程下來學生會有一種獲得感,他們會發現哲學原來可以這樣有趣。而當不同小組的學生以不同的戲劇表演類型將知識題材最終表演給大家的時候,同學之間會產生一種相互贊美、欣賞的氛圍,在一種快樂的氛圍中學習哲學,在潛移默化中感受思想政治學科的魅力。
戲劇教學法在應用的過程中需要及時反饋,從反饋形式上來看一般可采用兩種。一種是在整個表演結束后,對所用的表演環節進行點評和總結,這種反饋方式可以使學生和老師在點評中進行橫向比較,參照性較強。另一種是在每個表演環節結束時就及時引導學生進行反饋和總結,這種方式可以使學生把最真切的感受及時轉化為意見和建議展示給大家。從反饋的步驟上來看,首先是學生自主點評發表觀點和看法,其次是教師對表演進行點評,最后“教師要對學生表演中涉及的知識點在課堂中進行重點講解,完成將抽象理論知識轉化為具體實踐,再回歸到理論知識的過程。”[3]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自身內部、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在思想上相互交流與碰撞,不僅提升了學生自我分析、合作探究等方面的能力,同時也加強了他們對思想政治學科的認同,對于提升學生的政治認同、科學精神、參與意識等思想政治學科素養具有積極作用。
總之,戲劇教學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應用是值得進一步探索研究的,這對于教師自身的發展、學生的發展及思想政治學科的發展都將產生重要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