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 輝
(甘南州合作一中,甘肅 甘南藏族自治州)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學法指導逐漸獲得教育界的高度重視,被視為教學改革的核心要素,在教學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物理知識一直以來都是高中生難啃的一塊骨頭,如何讓這些抽象深奧的知識被學生掌握并靈活運用是教師一直以來思考的問題。在這里需要強調的是,在授課的過程中不僅要教會學生物理知識,還應該教他們如何去學習物理。
顧名思義,學法指導即對學習方法的指導與傳授,指導學生掌握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對所理解的知識進行靈活運用。由于學生學習基礎和能力各有不同,認知能力也不盡相同,導致高中物理教學難度大大增加。很多學生為了學好物理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成績不理想,導致對物理的學習興趣和能力逐漸下降。針對這一現象,教師需要注意的是如何去分析問題,怎樣去克服這一難題。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學中進行學法指導具有重要意義。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運用學法指導的最終目標,就是要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物理學習效率。在這一過程之中教師扮演著重要角色,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摒棄傳統的教學模式,將學法指導有效融入課程教授之中,使學生不由自主地受到學法指導的影響,創新思維方式,改變原有的厭倦心理,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廣博的物理世界。使學生提高學習物理的熱情,以全新的姿態投入到物理學習中去,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以適應新時代的人才需要。
目前,我國的應試教育使得高校中依然保留著“注入式”教學的殘骸。強迫式學習,死記硬背,照本宣科,不僅使學生喪失了學習樂趣,也大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自主學習能力逐漸弱化[1]。學生沒有時間好好思考如何去學習,甚至覺得學習沒有捷徑可走。因此,教師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十分重要。一方面,要讓學生了解到科學的學習方法對提高學習效率的作用。另一方面,要讓學生了解心理學對一個人認知能力的影響。最主要的方面是要讓學生真正掌握打開物理世界大門的鑰匙。讓學生去認識每一種高效學習物理的方法,如圖表記憶法、多元記憶法等。這不僅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記憶能力,還可以增強對知識的運用能力,促使知識得到靈活運用。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潛移默化地對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指導,這樣才能夠被學生有效地接納。在授課中散布學法,通過優化課程結構來進行學法指導,真正做到學法被學生所運用。例如:在人教版高一教材中的第三章第一節《重力》這節課,閱讀教材是教學目標之一。針對這一目標對學生進行若干提問,使學生從教材出發,去尋找答案,分析結果。這樣不僅使教師從教材出發,在遵循教學目標的前提下傳播了物理學法,還使學生逐漸掌握了高效學習物理的方法。然而,即使學生了解了科學的學習方法,仍不能做到靈活運用。這是由于缺少探索這些方法的實踐過程,使得學生對其中的本質難以掌握,運用起來有些困難。因此,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優化課程結構,創造探索物理規律的意境,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物理世界的奧妙。如在講授《自由落體運動》時,可以通過實驗,引導學生參與其中,去主動探索規律,將物理學法牢牢地掌握和運用。
相關調查數據顯示,創建一條科學、合理的學習脈絡,對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有著重要影響。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興趣,還有利于學生學習自信的建立,促進知識的吸收和掌握,為學習鋪設良好的道路。科學的學習脈絡要按照“預習”“聽課”“復習”“作業”“小結”這幾個步驟來進行[2]。這有利于學生排除干擾,直接抓住學習要點,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增強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和信心,極大地提高學習效率。引導學生建立學習脈絡還包括對解題脈絡的引導,在解題時,要有先后順序,首先要審清題意,揣摩出題者的心思。其次要聯系公式,最后對解題方法進行反思。考慮還可以運用哪些方法進行解題。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解題效率,還可以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靈活運用的能力。
綜上所述,學法指導在課堂教學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學法指導和心理暗示,優化教學結構,引導學生學習脈絡。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有效提高,教學效果取得明顯突破。我們的學生才能樹立學習自信,才能成為符合社會要求的復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