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彥超
(河北省邢臺市柏鄉縣柏鄉中學,河北 邢臺)
隨著新課程改革在高中教學中的不斷推進,素質教育越來受到教師的重視。而信息技術作為一種現代交際工具,使得學生熟練掌握信息技術成為時代發展和素質教育的要求。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及時發現學生的不足,并主動找學生溝通和交流,共同探討出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策略。與此同時,教師還應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和道德素養,認真鉆研信息技術,根據新課改的教學目標,制訂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率,創建高效信息技術課堂。
對于每一節課而言,教學目標的確立嚴重影響著課堂教學效果。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制訂明確的教學目標,并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學校的教學制度以及學生性格特征等做出適當的調整,以促進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
由于信息技術課程占用課時少,教師為了追趕教學進度,往往將一個章節或者幾節課的內容一塊講,這就造成了課堂教學冗雜,缺乏條理性,教學方式也只是畫重點,實際操作的訓練很少,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不是很透徹。另外,這樣的教學方式,沒有給予學生充分的課堂思考時間,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
傳統應試教育下,學校對信息技術的資金和精力投入都比較少,對信息技術的重視度不夠,這就使得高中信息技術設備相對落后,師資力量也比較薄弱,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有所降低。另外,高中信息技術這門課程不僅每周占的課時比較少,而且有時還會被其他課程占用,這嚴重影響了信息技術課堂的教學效果。
高中信息技術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和課程安排,設計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明確教學中的重難點,根據教學目標合理分配課堂時間,這樣就能使信息技術課堂有序地展開,避免出現前面課程講述充分、后面課程草草了事的情況。此外,有效的信息技術課堂不僅要制訂合理的課堂教學目標,還要依據教材內容制訂學期階段性教學目標,不論是課堂教學目標還是學期教學目標,教師都要依據學生的學習能力、認知水平、性格特征等,并按照實際課堂情況做出適當的調整。另外,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自身的教學總結,并對所制訂的教學目標和課堂教學方法進行反思,從而找到更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更合理的教學策略,創建高效的信息技術課堂。
要想真正提高信息技術教學質量,教師不僅要制訂明確的教學目標,還要采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真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通常情況下,教師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教學法:“吸引教學法”“實例操作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等,其中“任務驅動教學法”效果最為顯著,它是指教師將教學內容設計成幾個具體的任務,讓學生在完成任務中掌握知識點。比如,在講Word的圖文框、文本框、圖片及自選圖形的使用時,筆者要求學生將所學內容制作成一幅圖片,通過教師的講解指導學生如何制作圖片,這樣將講課內容轉變為圖片制作的過程,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幫助學生攻破重難點,更好地掌握知識點。另外,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要結合具體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性格特征,盡可能地帶有趣味性和可行性,真正做到寓教于樂。
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曾經說過:“教育的藝術并不單單在于傳授知識,而在于教師對學生的鼓舞、激勵和喚醒。”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對學生的引導和點撥,這樣才能最大化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做學生學習上的指導者和組織者,并及時聽取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學生的整體評價可以起到激勵和引導的作用,教師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學生。
總之,高中信息技術作為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需要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充分深入貫徹并落實“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利用創新性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生參與信息技術課堂的積極性。此外,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術運用能力,不僅符合新時代人才培養的要求,還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學習資源,拓寬了學生的視野,有利于其綜合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