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巫山縣巫山初級中學 重慶 404700)
初中數學在整個數學學習過程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是學生對數學的基礎性學習,起著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運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引導他們更好地進行課堂實踐;另一方面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但在當前合作學習模式的初中數學教學應用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分析問題所在,探究相應的解決辦法是當前合作學習模式進行初中數學教學的重中之重。[1]
雖然在當前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有很多學校、很多老師都主張應用合作學習模式進行初中數學教學,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很多人都只把合作學習模式當成一種“形式”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有些老師將合作學習模式簡單地理解為幾個學生分成一組對某一個問題進行討論,這種合作學習模式太過于片面,看起來不錯,但沒有什么實際效果。由于當前的合作學習模式并沒有被老師真正重視起來,老師只負責分組,然后讓學生自己進行學習,也就導致了學生對合作學習的不重視。由于缺乏老師的監管,他們很可能利用空閑時間去做別的事情,沒有真正投入到數學問題的分析過程中。除此之外,很多老師對于學生的合作學習也沒有進行跟蹤指導,只是流于形式,實際還是按照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2]
合作學習模式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更加主動地去學習,提高他們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勇于去探索數學中的奧秘,理解并應用初中數學中的定義、法則、規律等,培養他們超強的數學學習能力。但是在當前的初中數學合作學習過程中,老師并沒有為學生的數學分組學習制定一個非常確定的目標,學生也沒有對分組學習進行很好地重視,這就導致了老師以為學生可以自主進行學習,學生卻不知道如何去進行學習,如何理解學習的重點,如何突破難點。長此以往,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會大幅度的降低。
數學是一門非常注重思維能力培養的課程。在初中數學的學習過程中,獨立思考的能力是合作學習模式能夠長久進行下去的基本保證。在初中數學的學習過程中,只有學生時刻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積極探索意識,才能夠和一起合作的其他同學進行友好地交流,真正推動初中數學學習的進程。但是在當前的初中數學合作學習過程中,由于老師對合作學習理解不深,學生遇到問題向老師求助時老師會直接的告訴學生答案,忽略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過程,進而使得學生無法體驗到合作學習數學給他們帶來的成就感,也就感受不到數學的魅力所在。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和深化,在以后的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積極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模式,充分培養學生的獨自思考能力,充分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探索能力。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合作學習模式時,要注意合理安排學生學習的任務,合理劃分合作學習的相關內容。首先要從簡單的問題做起,培養學生對數學合作學習的自信心和興趣,經常鼓勵他們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當學生合作學習一段時間,能夠適應這種模式之后,老師再可以加強合作學習內容的難度和強度,逐步滲透“合作學習”的真實內涵,確保學生虛心、自主學習品質的養成,促使他們不斷進步。
在初中數學合作學習模式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根據學習內容設置一些具有思考性的問題來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無意識的將學生帶進數學學習之中,促進學生獨立思考能力,開拓學生的創新性思維能力,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培養數學學習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老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起主導作用。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多組織學生進行分組合作學習,依靠多個人的智慧和能力,大家相互競爭,相互促進,共同進步。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通過合作學習模式能夠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過程中,同時還能對一些問題進行自主思考,這有助于激發學生對初中數學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與創新能力。在合作學習過程中,老師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到學生手中,放開雙手讓他們自己探索。老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去找相關資料與同學之間進行相互討論。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只需要掌控全局,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適度的引導,妥善解決學習中存在的突出問題。[3]
在初中數學合作學習過程中,老師要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發散性思維的拓展,培養學生多角度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從而培養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對于數學學習來說,只要方法正確,學習起來就會少走很多彎路。但是往往一個問題有多種解決思路,因此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使他們學會舉一反三、逐類旁通,讓他們學會對自己的解題思路進行驗證,從而夯實他們的數學基礎,有效提升他們的“數學素養”。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適合學生學習的教法,就是好方法。學科特征迥然不同,學生個體千差萬別,努力探索符合學科特征、適于學生成長的教育教學方法,是廣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的方向。當今流行的“合作學習”模式的教學方法,也是一種很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