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紅谷灘新區紅嶺學校 江西南昌 330008)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一至二年級的教學重點。”識字、寫字是學生學文化的開始,是形成讀寫能力的先決條件。由此可見,一、二年級語文課的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因此,我的重點還是放在識字、寫字上面。但是識字不能簡單機械地操作,應該做到三個關鍵詞:復現、方法、激趣。
復現要有層次,每個層次的目標要清晰,復現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地強化記憶。在這堂課中,我利用有趣的人物動畫情境導入新課之后,進行老師范讀課文。這個范讀不是漫無目的的,而是有要求的。它要求學生認真聽老師讀課文,老師讀到哪,你的小手就指到哪,眼睛就看到哪。這就是讓孩子第一次在整體感知的過程中對生字有一個初步印象。接著我讓學生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不僅再次復現生字,而且還充分利用剛剛學完的拼音進行識字。接著設計了三個闖關游戲進行識字,把要學的生字放到語境中學習,而且每一次有每一次的目的,層次非常清晰。[1]
第一個闖關:短語小河。 首先出示了“天氣涼了、樹葉黃了、秋天來了。”讀了短語,利用字理識字記住了“氣”,用熟字加一加的方法認識了“樹、葉”,以及借助拼音讀準“了”的輕聲。漢字是由音形義構成的統一體,必須使學生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字義。這就要在教學中運用生動、活潑的形式,啟發學生細細觀察字形、認讀生字,運用多種感官積極活動,才能提高識字效率。
我們來舉一個例子:我教授“氣”的時候,先出示短語“天氣涼了”,接著拿出“氣”的字卡認讀。這是字音的教學。之后出示“氣”的字理圖片,讓學生記住了“氣”的字形,最后又讓學生讀短語“天氣涼了”。讓學生在語境中理解了字義。有人就要問,語境不是要放在句子或者課文中嗎?我們說詞語是最小的語境。從這一個小小的環節,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識字教學的層次性。
從第一個闖關的設計,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在這個環節不僅解決了四個生字,讀好“了”的輕聲,還為讀好第一自然段做好鋪墊。
第二個闖關:勇闖迷宮。出示的是“一群、一會兒、一片片、排成個一字”一組“一”的詞語,讓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學習了“會、片”,讀好“一”的變調。同時也為學生讀好第二自然段奠定基礎。
第三個闖關:打開寶箱。這是最后一關。在學生讀好了字、詞之后,我出示了兩個難讀的句子。句子一:天氣涼了,樹葉黃了,一片片葉子從樹上落下來。句子二:一群大雁往南飛,一會兒排成個“人”字,一會兒排成個“一”字。這兩個句子我并不是平均用力,也是有側重點的。因為第一個句子比較簡單,在前面也有所鋪墊,因此,第一個句子我沒有花太多的時間,而是把重點放在第二句的教學上。我通過圖片、做動作、配樂,指名讀、帶讀、做動作讀、齊讀等形式,突破第二句的朗讀。
整堂課我主要采用由課文到短語到識字到句子再到課文的方式來推進教學的,層層遞進,環環相扣。
識字、寫字是低年級的教學重點。我們要教學生識字,不能只圖本課的識字教學,應該教給學生識記的方法,讓學生今后在沒有老師的幫助下,也可以自主識字。為了避免識字教學的單調、枯燥、乏味,我在教學中運用多種識字教學方法和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從而增強了識字的趣味。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生才能主動、愉快地學習,才能在課堂上發揮主體作用。這堂課我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用了一個秋天的動畫導入新課,一下就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在初讀、識段之后,學生的興趣快減弱的時候馬上又創設一個和大尾松鼠一起去秋天的森林尋寶的情境,設計三個闖關,再一次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課堂進入尾聲要寫字之前,我教學生做了一個手指操。在好玩有趣的手指操中,學生的熱情再一次燃起。整堂課,學生的積極性都很高,參與度也很高,這大大地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規范、端正、整潔地書寫漢字是有效進行書面交流的基本保證,是學生學習語文和其他課程,形成終身學習能力的基礎。這一課,我選擇教授“了、子”兩個字,一是為了教授新筆畫:橫撇。二是因為“了和子”在字形上非常相似。在教學中,我首先詳細地教學生寫“了”字,之后觀察“了、子”的區別,學生不難發現“子”就是比“了”多了一橫。然后馬上進行示范寫、生書空。這樣的教學,大大提高了教學的效率 。
《語文課程標準》對朗讀教學非常重視。四個階段的閱讀部分都率先強調:“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在教學建議部分也提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由此可見,朗讀被認為是貫穿于義務教育階段的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語文教學方法。但是每個年段對朗讀的要求是不一樣的。對于一年級的孩子,只要做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即可。這樣堂課中,我主要采用的方式有:老師范讀、學生自由讀、加動作讀、個別讀、小組讀、男女生讀、齊讀等。內容也是豐富多彩的:讀詞、讀字、讀句、讀文等。每一次讀有每一次讀的目的,每一次讀有每一次讀的要求。真正做到讀中學,學中讀。
正值秋高氣爽時,借著“秋風”的來臨,在各位前輩的指導下,我展示了一堂別樣的新課。磨課的過程是艱辛且愉悅的。能在孩子的第一堂語文閱讀課,種下一顆識字的種子,可謂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