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小娟
(福建省南靖縣第二中學,福建 漳州)
在數學教學中,做題練習有助于學生深化認知,對開展高效數學教學具有重要意義。而做題練習首先離不開的就是審題閱讀,閱讀是開啟知識大門的金鑰匙,一般是以閱讀經驗、數學思維、數學知識為基礎,讓學生根據現有的學情對數學問題、相關材料進行主動性、能動性的辨識與內化,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活動。因此,數學閱讀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具有推動作用,是提高教學水平的重要途徑與手段。
在開展數學閱讀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培養學生對數學閱讀的興趣,才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閱讀思維,鼓勵學生主動開動腦筋、認真思考。對此,教師應該為學生閱讀提供機遇、創造途徑,經常讓學生從數學閱讀之中嘗到成功。在此過程中,教師不僅需要設置疑難激發學生主動探知的興趣,同時還應該豐富閱讀材料的類型,通過數學史、數學名題、數學家傳記等讀物的閱讀,擴大學生的知識范圍與學識儲備。
以數列知識點的教學為例,在正式開展教學活動之前,筆者先讓學生閱讀了一首關于數列的詩詞:“玉兔子孫世代傳,棋盤麥塔上摩天。壇壇罐罐求堆垛,步步為營算連環。”在這首詩中巧妙地將歷史上有關數列的知名案例都融入了其中,包括1202年意大利的兔子繁殖問題與古印度的棋盤麥塔問題以及中國古代有關數列問題的堆垛與連環等。教師首先讓學生對這首詩進行閱讀,對其中的故事內容產生疑問,并且組織學生在課下尋找到原案例,對案例中出現的數學問題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在生活中找到一些有關數列的有趣現象。通過這種數學閱讀活動,學生自然而然地走入了數列的奧秘之中,同時也對這一部分的知識點產生了一種求知的欲望,不再被動地尋找數列的規律。
在引導學生興趣閱讀的過程中,教師應注重精神鼓勵、氛圍帶動,即營造一種具有感染力的人文氛圍,讓學生能夠如欣賞文學作品魅力一般,對數學閱讀材料中的內容進行欣賞與品味,這樣才能充分感受到數學閱讀的趣味性、生活性。
在數學閱讀中,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都是開展理解分析活動的關鍵。在閱讀性試題中會提前設定相應的背景條件,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需要關注背景這一細節,這樣才有助于學生在大量的信息資料中總結概括出有用的信息,正確使用數學方法解決問題。如在數學閱讀中不可避免地會融入一定的數學語言,如果不能加強對這些細節的關注,將會造成閱讀的障礙,對理解數學概念等相應的內容產生一定的阻礙作用。對此,教師應該提高學生在文字語言、圖形語言、符號語言等方面的轉化能力,讓學生能夠進一步把握閱讀中的細節關鍵,從而促進數學閱讀能力的提高。
在學生加深理解數學語言的過程中,為了提高語言轉化的水平,教師不能僅強調學生把握數學語言細節,同時還應該將數學語言中一些常見的符號、詞匯的來源告訴學生,這樣不僅有助于學生從日常生活入手把握語言理解的關鍵,同時還有助于數學知識的內化。
在數學閱讀過程中,通過深入閱讀與交流探討活動,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在數學知識上的理解能力,培養具有邏輯性的思維,還能讓學生在恰當的時候闡述其數學思想與觀點。在此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引導示范工作,讓學生感受到如何進行數學閱讀,如何進行自我表達。同時,教師還應該開展豐富的交流體會活動,為學生之間的數學交流提供良好的機遇,使得學生的數學語言系統能夠更加完整,數學交流能力也能夠得到顯著的提高。
在示范指導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選擇一些看似平淡的閱讀材料,不斷深入挖掘材料中的內涵,帶領學生逐字逐句深入閱讀,使學生對每個關鍵詞都能夠靈活解讀,這樣才能發揮閱讀與表達的示范作用,進一步理清學生的思維脈絡。
在數學閱讀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具體的課程類型設計出相應的閱讀任務、閱讀要求,指導學生采取不同的閱讀方法開展閱讀;教師應該將閱讀學習方法的傳授作為活動開展的關鍵,引導學生進行科學有效的閱讀,從而幫助學生克服、解決數學閱讀過程中存在的困難與障礙。對此,在閱讀活動開展的同時,教師就應該將一些方法穿插于其中,讓學生能夠捕捉每一個閱讀的關鍵,不斷深化材料理解。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經常指導學生在粗讀、復讀與精讀的基礎上了解閱讀材料的重難點,把握自己并不理解的地方等不同的知識內容。另外,還要指導學生經常性地做記號,根據自己在閱讀過程中對重點知識的把握以及不理解的地方,選擇相應的記號進行標記,這樣有利于發散學生的思維,同時還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除此之外,還要鼓勵學生在閱讀材料的基礎上開展說題活動,讓學生用自己的話整理出題目的已知量與未知量,把握不同內容之間的關系,從而形成自己較為獨特的解題思路與解題方法。
總之,數學閱讀對于提高學生數學理解能力、打破閱讀障礙具有重要意義。教師應該將數學閱讀作為解題、教學的關鍵,通過生動有趣、豐富多元的閱讀材料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激發其閱讀的內部動機,使得學生能夠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形成一定的知識系統,為數學教學活動的高效開展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