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岳陽 414000)
對于高職高專院校來說,學生的實踐技能與職業素養是衡量教育成功與否的重要標準之一,高職高專教育需要面向社會,根據社會的職業發展結構調整內部教學體系。近年來,社會對醫療保健方面的人才需求加大,各地區基層醫療水平的提高,需要大量實用性技能型醫學人才,作為培養醫學人才的重要基地,高職高專院校不僅要加強學生的醫學理論教學,還要著力培養學生的臨床實踐能力,培養出符合社會需要的專業人才。因此,臨床醫學教學對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但要在本專業的實際工作中達到一定的資格標準,還要具備優秀的教學能力和臨床實踐能力,即具備“雙師素養”[1]。臨床實踐是一項非常嚴謹的工作,臨床醫學教學也要秉持嚴謹的教學理念,指導學生在臨床實踐中將醫學理論與具體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處理各種突發事件的能力,由此看來,具備“雙師素養”的教師對臨床醫學教育的作用突出。
“雙師素養”的教師具有豐富的臨床工作經驗,熟悉醫療保健內部的職位劃分和相應的職位要求,教學經歷也使他們容易理解學生的學習思維和學習特點。基于這兩點優勢,“雙師素養”教師有能力結合實際情況優化教材,使教學結構適應學生的職業發展需求,夯實實踐技能。教材知識具有普遍適用性,而學生的職業發展卻各有差異,作為教師,應該處理好教材知識和實踐技能之間的關系,對教材內容要有所延伸和取舍。根據高職高專院校學生的就業特點,大部門學生將會進入基層醫院從事基礎性工作[2],教師要為學生選取合適的教材內容,重點講授一些基層醫院中的常見病和多發病治療知識,減輕一些少見病理論技能的授課比重,同時加強對疾病預防和保健康復知識技能的傳授,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
與普通的教師相比,“雙師素養”教師能夠結合實踐情況,把復雜的理論問題簡化,突出重點。具備“雙師素養”的教師,清楚地明白臨床實踐中的重難點問題,能夠加深學生對常見問題的理解,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在講授心律失常的內容時,教師要培養學生看心電圖診斷病情的能力,另外加強心臟聽診的練習,針對實踐中遇到的問題提供多樣的參考案例和解決措施,提升學生對這方面理論的認識和理解。
基于一定的教學技能,“雙師素養”教師可以把實踐技能用更加生動形象的方式表達出來,使學生更輕松地理解教學內容。比如教師在講解一個疾病的知識時,可以把自己實踐中遇到的事件作為案例,把一些重點的內容穿插在案例中,一方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加深對相關知識的印象[3]。教師也可以在教學中引入一些具體的問題,創設一個相對真實的情境,潛移默化地把實踐技能傳授給學生。“雙師素養”教師具備豐富的臨床經驗,對臨床實踐的每個環節都十分熟悉,在教學中能夠準確把握教學節奏,把整個臨床過程和細節清晰地展現出來,利于培養學生的處事能力。
高職高專醫學院校的教學目標主要是培養具備優秀職業素養的醫學工作者,而成為一位合格的醫學工作者首先要具備優秀的專業素養和合格的實踐技能才能有資格走上手術臺。具備“雙師素養”的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也有能力給學生提供一些臨床實踐指導,在臨床過程中,可以對學生在實踐中遇到的具體問題提供正確的方法引導,嚴格把控學生實踐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針對疑難問題展開討論,對一些不規范的操作進行重點指導。把理論知識付諸實踐的過程中必定會遇到一些難題,在臨床教學中加強學生的實踐技能意義重大。
問診是病情診斷的重要手段之一,具備優秀的溝通技能可以為醫療工作帶來很大的便利,臨床教學也應該加強培養學生的問診能力。“雙師素養”教師在工作中已經積累了一些問診技巧,接觸過各色患者,具備傳授問診技能的實踐經驗。在臨床教學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實訓,先給學生示范問診的整個過程,再讓學生嘗試,綜合評價學生在問診過程中的表現,對問診過程中的語言表達、信息采集的技巧加以闡釋[4]。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對醫學生的要求也在不斷發生改變,醫學生的工作環境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樹立正確的職業認知,正確處理與患者之間的關系和加強“醫德”教育是做好臨床工作的前提,具備“雙師素養”的教師清楚地明白這幾方面內容對學生職業發展的重要意義,經過臨床工作,教師對醫生這個職業的認知明顯要更加形象準確,能夠在教學中向學生傳達一些正確的認知,讓學生在就職前就能做好思想準備[5]。教師對現在的醫療市場情況也有更加真切的認識,能給學生提供有效信息,督促學生提升自己的職業素養。醫學工作者還必須具備醫德,“雙師素養”教師可以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培養學生的職業操行和道德修養,樹立全心為患者服務的意識。
綜上所訴,在高職高專院校臨床教學中,“雙師素養”教師對人才培養的意義重大,可以給學生提供有效的實踐指導,優化教學內容以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可以把自己的實踐經驗傳授給學生,使教學課堂更加豐富形象,培養學生將理論知識運用在實踐中的能力,對自己的職業認知更加深刻準確。因此,學校也應該加強對“雙師素養”教師隊伍的建設,提高臨床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