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依安縣第三小學 161500)
“什么是教育?一句話,就是要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是我國當代教育家葉圣陶的話,即使是現在科技時代的學生的學習習慣也是要求學生在長期的學習實踐過程中逐漸形成,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監督的自動化行為傾向。作為教師要樹立為學生終身學習服務的意識,在思想上高度重視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比如同一個班級的學生,成績卻不一樣,其實他們之間并不是智力上有差距,而是學習習慣好壞有區別,所以當代小學生要從小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如何培養要做到以下幾方面:
一個人的閱讀習慣跟隨并影響人的一生。閱讀不僅僅指教材,更多地是指課外讀物,如童話、寓言、文史、常識書籍等。對一個成長中的孩子來說,不能將其拘束于家長設置的狹隘意義上的閱讀范疇。應與時俱進,延伸閱讀的涵義,擴大閱讀的視野。應先通過大量的圖文畫冊啟發孩子閱讀的興趣,只有充分利用多種手段,才能真正培養起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也可通過有聲讀物間接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可以大量地下載各種類型的,通過Mp3進行收聽,視頻與閱讀結合的方式亦是一種不錯的策略;家長充分發揮父母閱讀的榜樣作用,整天抱著手機、圍著麻將桌的父母絕對培養不出具有良好閱讀習慣的孩子。因為有著良好閱讀習慣的父母不僅僅影響著孩子的閱讀習慣,更能促進自己教育孩子能力的提升。
對當代小學生書寫習慣的培養是一項長期而持久的工作,它需要過硬的寫字技能和良好的書寫意識。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不是一天就能養成的,它是經過長期的嚴格訓練逐漸養成的,我們要及時的肯定、表揚;要嚴格要求保質量,對學生應該達成的目標不降低,不遷就,不延期,確保學生能在規定的時間里達到預定的目標要求;貴在堅持有恒心,成功就在于堅持,古羅馬著名學者塞涅卡所說:“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敝灰胁粩鄨猿謱懴氯サ臎Q心和毅力,每個孩子都能寫出規范整潔美觀的作業;家庭配合幫助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言行舉止,甚至脾氣秉性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家長的配合,對學生書寫和學習習慣的養成至關重要。
鼓勵學生主動思考。學生學習過程中必然會產生各種不同的疑點或難點,而這些疑點和難點往往就是我們教學中的關鍵。學生大多存在膽怯心理,不少學生往往有了疑難問題不愿提,不敢提,更多的學生由于思維能力的局限對疑難問題并未意識到。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十分注意教學信息的反饋,注意發現和把握學生中出現的疑點和難點,并及時鼓勵學生主動思考問題,引發他們思考問題的創造性,這也是在培養學生嚴謹的求學態度的開端。
小學生應該怎樣學習?怎樣才能提高學習成績?調查發現小升初那些成績較好的孩子都有著自己的學習計劃,可見,學習計劃對學生學習的幫助有多大。學習計劃就是規定在什么時候采取什么方法步驟達到什么學習目標,短時間內達到一個小目標,長時間達到一個大目標,在長短計劃指導下,使學生的學習一步步地由小目標走向大目標。高爾基曾說:“不知明天該做什么的人是不幸的?!庇捎趯W習計劃有必要又大有好處,所以有計劃地學習成為優秀生的共同特點。學習好和學習不好的差別當中有一條就是有沒有學習計劃,這一點越是高年級越明顯。
那么怎樣制定學習計劃?一份好的學習計劃大致包括三方面的內容:1、進行自我分析,分析自己的學習特點,同學們可以仔細回顧一下自己的學習情況,找出學習特點。分析自己的學習現狀,一是和全班同學比,確定看自己數學成績在班級中的位置,還可用“好、較好、中、較差、差”來評價;二是和自己數學成績的過去情況比,看它的發展趨勢,通常用“進步大、有進步、照常、有退步、退步大”來評價;2、確定學習目標,學習目標要具有適當、明確、具體的特點;3、科學安排時間,確定了學習目標之后,就要通過科學地安排,努力達到這些目標,要符合“全面、合理、高效”的要求。
要鼓勵學生根據自己實際,通過考試和講評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吃一回虧,長一回智。人的成長沒有捷徑,任何習慣、行為和技能都來源于不斷的摸索和練習,任何一個好習慣的養成和不良習慣的糾正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良好習慣的養成是一個細工慢活,所以教師要不斷地總結方式方法,不斷促進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
總之,培養科技發展時代小學生的學習習慣不是花架子,更不是蒙蔽學生的幌子。是依據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是勢在必行的任務,讓我們行動起來,開發學生的潛能,健全根本特征的教育,就要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