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輝南縣第五中學 吉林通化 135100)
1.英語詩歌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增強教學趣味性,提高學習效率,調節學習氛圍。音樂是世界的通用語言。學生對英語歌曲有濃厚的興趣,在聽讀唱演練英語詩歌過程中心情愉悅,表現活躍,積極性高,體現出較強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識,給沉悶抑郁的課堂教學和學生的業余生活注入些許輕松和歡快,學習效率也有所提高。
2.英語詩歌有強烈的韻律美、節奏美、意境美,使人領略其魅力,享受詩歌美的審美樂趣。英語詩歌也有韻律優美、節奏明快、意境新奇、韻味無窮等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可讓學生感受其魅力,享受審美情趣,提高審美能力。[1]
3.英語詩歌語言凝練,寓意深刻,可以砥礪師生意志,陶冶師生情操。詩歌是語言藝術的精髓所在。英語詩歌也是一樣,以其高度凝練的語言,細致嚴謹的結構,描境狀物,抒情言志,贊美諷喻,達人策己。在或唱或吟中師生們的意志得到磨礪和完善,情操得到陶冶和升華。
4.英語詩歌滲透大量的英語語言文化知識和人文底蘊,有助于培養學生的世界意識,國際視野,提高跨文化交際的能力。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有豐富的文化內涵。英語詩歌承載著英語國家的豐厚的語言知識、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滲透著英語民族大量的思維方式、文化意’識和價值取向。通過詩歌教學,有益于對英語文化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對本國文化的理解與認識,有益于培養世界意識、國際視野,有益于提高對中外異同的敏感度和鑒別能力,進而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2]
1.對詩歌的重視程度不夠。教師方面:對中學英語詩歌教學功能及重要性認識不足,忙于趕進度,在詩歌教學中只著眼于詩歌中的語言因素和知識因素,而忽視了思維因素和情感因素,有的甚至讀一遍、聽一遍或“自己看看”就“over”了。學生方面:感興趣,但時間有限,短時間學不會,“咱又當不了歌星,反正也不考,會不會無所謂”。教材方面:初始階段多,但多數標有選學內容符號*號,之后逐漸減少并消失。這也應算是英語教材設計和新課程標準要求相脫節的一個表現方面吧。
2.詩歌教學操作有難度,教學資源利用欠充分,成效甚微。許多學校條件有限,英語教師只有一本教科書、一只粉筆、一臺錄音機,學生也會因三五遍仍聽不懂、不會唱、不成頌而難以得到英文詩歌的美的享受。教材中的詩歌分布零散、不成體系也使得英語詩歌教學一曝十寒。
教師在語法課大多采用講授――操練――反饋的形式,學生很容易覺得枯燥乏味。在語法課的導入或總結歸納規則時插入詩歌,在詩歌的賞析中學習和鞏固語法,讓學生快樂學語法,輕松用語法,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位教師在早讀課時聽到學生在背李清照的[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于是在導入新課時教師叫學生集體背誦,學生們很意外,但立即饒有興趣地大聲背了起來。然后教師用投影展示了幾個問題:Where did the writer go?When did she go home?How did she go home?Why did she lose her way?Where did she go on her way home?What did the writer see?這節課的主要任務是復習一般過去時,因為學生對詩詞很熟悉,所以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學生們爭先恐后搶著回答問題。當教師要求學生用一段話復述這首詩時,全班大多數學生都能流利準確地復述詩歌,而且也能熟練地運用一般過去時。
8A Unit4 語法是If引導的條件狀語從句,要求學生掌握if從句的時態規則:如果主句用一般將來時,從句不能用將來的時態,要用一般現在時表示將來。如:
If hunters catch giant pandas,they will kill them for their fur.
If we do nothing,soon there will be no giant pandas in the world.
備課時筆者無意中在網上發現一首Colin McCarty的詩歌“Reach for Rainbows”,第二天在課上筆者將詩歌呈現在屏幕上,引導學生一起朗誦并歸納條件狀語從句的時態。然后學生分別找出詩歌中自己最喜歡的句子,大聲讀出來并
在教學中筆者還嘗試以詩歌“I HEARD A BIRD SING”導出“hear sb.do sth.”;以“WAKE-UP TIME”比較“ It’s time for sth/to do sth”的區別;以“YOU NEVER KNOW UNTIL YOU TRY”鞏固“until,if,unless”等從句的用法。以詩歌導入或鞏固所學語法項目,比起教師反復講解和強調規則,學生更易接受。語法課多了一些韻律美,多了一些語言味,多了一些人文內涵。教學實踐證明,在語法教學中使用詩歌,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對于語法學習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詩歌在英語教學中不會占很多時間,但是卻能在繁多的詞匯、復雜的語法以及大量的習題中給英語學習增添一些詩意,注入一些活力。選擇詩歌時要注意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英語水平。一首首語言優美、節奏感強的詩歌,幫助學生更多地了解英語語言,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語言感悟力,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引導學生學會欣賞美、發現美和創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