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錦市遼東灣實驗高級中學 遼寧盤錦 124221)
在當前的教育形勢下,應試教育觀念已經被素質教育逐漸取代,因此學生各方面能力培養已經成為教育的主要目標,在高中化學教育過程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學生獲得持續學習能力的主要因素,但是從當前的教育情況來看,高中化學教學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問題,解決這些問題的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關鍵。因此,深入分析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對策,對于促進高中教育發展,具有十分積極的現實意義。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只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參與者,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為了最大限度的發揮教學的實際作用,引導學生主動的學習和探索新知識,老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發揮學生的主體性[1]。但是在傳統教學模式之下,由于老師的講解占據課堂的絕大部分時間,學生普遍缺乏學習信心,對老師的依賴程度比較高,學習過程中也沒有獨立思考的時間,一直處于較為被動的地位,即使有自己的想法,也不敢直接說出來,長此以往,將嚴重影響教學效率。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可以改變這種低效率的教學形式,有效挖掘學生自身潛力,激發出學生對于知識的探索欲望,使學生逐漸樹立起良好的主體性意識,從而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消除對新知識的恐懼心理,建立自信心,不斷提升綜合素質。
在教學實踐中發現,知識的趣味性與學生接受程度成正比關系,也就是說,新知識點的趣味性越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會越高,接受和理解的程度也會越好。但是受傳統教學模式的不利影響,由于老師的教學方式枯燥無味,教學手段單一,加之化學知識本身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學生在理解過程中存在困難,因此非常容易產生一定的厭學情緒,這對于后續教學的有效開展是非常不利的[2]。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通過教學,老師可以在充分關注教學趣味性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心理發展情況,結合數學知識的本身特點,采取學生最容易接受的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合理調配教學資源,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克服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缺陷和弊端,幫助學生消除厭學情緒,從而達到提升高中化學教學質量的實質作用。
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因此在高中化學教學實踐中,為了有效提升教學的整體質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應該首先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規劃。在此過程中,老師應該在深入了解學生學習特點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的成長和心智發展特點,這是在制定學習計劃過程中最容易忽視的問題[3]。因為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過于關注教學進度,所以一味的進行知識灌輸,這對教學計劃具有較大的不利影響。老師應該在教學計劃制定的過程中,考慮到學生學習的個性和共性特點,明確合理的教學目標,突出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并且根據教學計劃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合理安排課時進度,及時解決其中存在的問題,確保學生能夠在充分學習和理解新知識的情況下,體驗到學習的成就感,真正實現化學教學與能力發展、情感態度養成的有機結合,切實提升高中化學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之下,高中化學教學方法的應用,其根本目的在于促進學生更好的學習相關知識,提升教學質量,簡單的形式上的應用是無法達到預期目的的。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應該充分發揮化學教學的優勢作用,實現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教育目標。對此,首先應該注重教師專業素養的提升,及時更新教師的傳統教育觀念,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進行深刻認識,能夠牢牢抓住教學方法的實質,這是能力培養實施的第一步,在之前的教學實踐中,教學方法之所以沒能發揮應有作用,其主要原因就是教師的理解程度不夠,僅僅進行形式上的應用,從而大大降低了應用效果[4]。其次,老師應該將全新教學方法與高中化學教學進行完美融合,由于學科性質不同,因此在運用教學方法的過程中,應該深入研究化學學科的自身特點,然后與教學方法進行個性化融合,不能一味的照搬其他學科的教學經驗,實現提升教學質量的實際作用。
在高中化學教學實踐中,教學評價方式陳舊也是影響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主要障礙,針對這個問題,學校和老師應該對此給予足夠重視,及時創新和改進傳統教學評價形式。在之前的教學過程中,考試成績作為學生學習質量檢測的唯一標準,并且也以此標準來評價老師的教學素質,這是傳統教學評價形式的最大缺陷,因此,在新的教育形勢下,學校應該及時改變這種評價形式,降低考試成績在學生評價過程中所占的比重,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考察納入到學生評價體系之中,重新制定完整的教學評價機制,重點考察學生的綜合素質,減輕老師的授課負擔,讓老師能夠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模式的創新升級,從而為高中化學教學中更好的開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提供良好的前提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