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屏南縣教育局教學儀器站 陸修珠
結課是實現初中英語課程目標的重要途徑之一。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有效的結課有助于梳理、總結、深化教學內容,構建知識體系,促進知識的拓展、延伸和遷移,有利于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期待,做好學習新知識的準備。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結課環節比導入新課環節更有難度,更具挑戰性。從主觀方面分析,學生往往認為進入結課階段表明本節課的學習任務已經完成,結課只是對已學內容的簡單重復或再現,沒有新意,所以不會給予足夠的重視;從客觀方面分析,結課已經進入一節課的尾聲,學生的精力開始衰減,注意力也不容易集中,而對課間活動或放學的期待更有可能直接造成學生的注意力分散、學習行為中止。因此,初中英語教師在結課環節要注意學生的學習動向,運用有效的方法組織結課環節的教學活動。
根據教學規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結課環節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組織教學內容。
初中英語課的每一課時、每個單元都不是獨立存在的,前后有完整的邏輯結構。即使一個課時只有幾段簡單的對話,也是有其邏輯順序的。通過對語言知識的整理、總結,理清相互之間的關系,從而構成知識的體系。知識梳理的過程是知識理解、掌握與深化的過程,也是語言學習鞏固、完善的過程。總結課時內容,梳理知識體系,通常包括以下內容:
(1)整理要點與框架。
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結課環節,將本課時知識要點進行整理,并建構要點之間的聯系。需要追溯既往學習內容,要適當回顧既往學習內容,這樣既有利于學生理解各要點之間的聯系,也易于學生識記與運用。
(2)強調重點與難點。
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結課環節,針對其中的重點或難點要再次予以強調。一是進一步引起學生的重視,二是通過結課強化,加深學生對重難點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3)突出易混淆點與模糊點。
在初中英語課中,有很多語言點因相似而容易混淆,也有不少語言點因陌生而顯得模糊,在組織新課教學環節,往往因為時間原因而無法進行梳理,所以在結課環節,對易混淆點和模糊點要進一步識別,以便學生正確運用。
例 1:在八年級 U nit6 Topic 2 Section C結課環節,可以總結if和w hether用法。
(1)可互換的情形:引導賓語從句時,如Iw antto know if/w hetheritis right to drive on the left in English.
(2)通常用if的情形:引導否定的賓語從句時,如I don't care if it w ill rain.
(3)通常用w hether的情形:①引導賓語從句時,并且從句放在句首時。如W hether he is a teacher w e don't know.②w hether與or not連用,如I don't know w hether they w ill go to the G reat W all or not.
初中英語課作為一門基礎性的語言學科,其涵蓋的知識是非常廣博的,從某種意義上說,因為其“非母語”的特征,所以涉及的文化背景、語言習慣、思維方式,跟學生有很大的差距,甚至是沖突的,這就要求初中英語教學必須根據教學需要適當拓展教學內容。同時,作為一門重要且份量足的基礎課程,初中英語課程也跟語文課程一樣,承擔著德育功能。初中英語課結課階段,在新課學習的基礎上,適當拓展學習內容、進行德育滲透是非常必要的。
(1)拓展學習內容。
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結課環節,根據課堂內容對這些知識進行一定的拓展延伸,引導學生應用本課所學知識向課外延伸,由課內轉移到課外,實現文內和文外的聯結。以此擴展學生的知識面,加深學生對英語文化的理解與感悟,便于學生掌握英語語言技巧及綜合運用能力。
(2)實施德育功能。
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不僅是英語課程標準提出的要求,也是學校實現教育終極目標的必然要求。初中英語課的德育滲透應該是貫徹整個課堂,聯結課堂內外的,而在課堂教學的結課階段進行德育滲透,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例2:在八年級上冊“U nit4 O ur W orld Topic 1 Section A”這一節的結課環節,可以讓學生對鄉村和城市的環境進行比較,這樣學生很容易找到:在鄉村,The air is fresh.The sky is blue.The rivers are clear.The trees are green.在城市,The air is dirty.The rivers are dirty.The roadsare w ide.The traffic is busy.
通過這樣對比,學生發現了鄉村與城市的特征及二者之間的差異,并且也容易記住主要的語言點,但是,如果僅此為止,可能就會誤導學生了。因此,老師必須進行正確的引導,讓學生認識到鄉村與城市各有特色,各有其美麗也有不足,不論是在鄉村還是城市,我們都應該保護環境,讓生活更美好。
初中英語結課環節經常會設計的教學內容就是銜接新課教學,激發學習興趣。在總結本堂課的基礎上,給學生提出一個新的學習點,引起學生對下一堂課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了解下節課新知識的欲望。學生就會帶著疑問去思考、預習、查資料,為下一節課的教學奠定良好基礎。例3:在七年級下冊“The Seasons and the W eather”這一課時的結課環節,可以通過設置懸念銜接第二話題的學習。第一話題的主題是“W hat's the w eather like in summer?”在結課環節,可以提問學生:“W hat's the w eather like in summer?”在學生回答之后,繼續表示疑問:“W hat's your plan in summer holidays?”學生的興趣便會被激起,他們心中充滿了很多想法和計劃。在這種情形下告訴學生,下一節課學習第二話題“The summer holidays are coming.”這樣結課有利于激發學生對下一階段學習內容的興趣。
初中英語結課環節的教學內容可以是以上某一項,也可以是其中幾項的混合,選擇哪些內容,要根據實際教學需要確定。
根據教學方法不同,結課也可采用如下幾種方法:
講授法是指采用講授的方法進行結課。講授法的優點在于教師完全占據主導地位,能充分進行預設,在時間長度、教學容量等方面有充足的保障。這種方法適合于梳理知識體系、分析重難點、區分易混淆點,也適用于拓展教學內容、銜接新課。講授法的缺陷在于容易陷于單調,難以引起學生的注意。
圖表法是指采用圖表的呈現方式進行結課。在初中英語課本和輔導材料中,很多內容是以圖表的形式呈現的。圖表法非常適合用于梳理知識體系,不論是知識結構、重難點、易混淆點,都可以用圖表形式呈現。用圖表法呈現教學內容,既直觀簡潔,又便于理解與識記。
例4:九年級下冊U nit5 Topic 3 Section B可以通過以下圖表進行結課:
Topic 3 Section B
(1)as w ell as
(2)both…and…
(3)neither…nor…
(4)search for
(5)in order to do sth.
(6)fight against
情景展示法是指通過模擬情景再現的表演進行結課的方法。英語語言來自于生活,也應用于生活,初中英語主要培養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更多傾向于日常用語,因此,大部分教學內容都可以通過情景展示。情景展示不僅可以充分體現教學內容,也可以展示文字之外的語言環境、肢體語言,有助于學生加強對英語語言的理解。情景展示法可以用于英語課堂教學的任何環節,在結課環節采用情景展示法,能有效增強學生的注意力與學習興趣,提高結課環節的教學效果。
練習法是指通過練習的方式進行結課的方法。在結課階段做些練習,可以及時應用本課時所學的內容,有效地鞏固學習內容。英語課堂教學結課練習通常有兩種方式:口頭練習與書面練習。因受時間的限制,結課環節的練習要注意把握適量,既要讓學生能完成相應的練習,又要安排適當的檢查。因此,不僅在內容上要適量,還要把學生分成適當的小組,在小組內進行練習與互相檢查。結課練習的分組人數應少,以2至4人一組為宜。這樣,不論是口頭練還是書面練習,都可以保證每個人都有練習的機會與全面檢查的可能。
檢測法是指通過檢測的方式進行結課的方法。在結課環節運用檢測法,既可以檢驗當節課的教學效果,又可以了解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掌握情況和運用情況。結課檢測包括口頭提問和書面測試,其中口頭提問是一種比較便捷的檢測方法。
例5:九年級下冊 U nit5 Topic 3 Section A,可采用提問法結課:
T:W hathave you learned in this lesson?
S1:Be/become a symbol of,play an important part in,set up,encourage sb.to do sth,promise to do sth,either…or…
T:W elldone! W hich one isthe most important?
S2:“either…or…”
T:W hat is the usage of“either…or…”?
S2:就近原則
T:Can you make a sentence w ith“either…or…”?
S2:Either you or I am w rong.
T:W onderful!either…or…謂語動詞要用就近原則。
通過以上提問的方法,梳理本節課的重難點,便于教師了解學生對課文內容掌握程度和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糾正。
一節課的時間是有限的,結課要緊扣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根據學生水平、心理特點,制定結課方案,有針對性的進行課堂結課,以實現預期的教學效果。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結課環節的應遵循這些原則:
一是課時的完整性。結課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不能省略,要保證整節課的完整性。二是內容的系統性。結課內容是整節課的總結,其內容與整節課是同一體系的,要保證前后教學內容的系統性。三是形式的生動性。結課環節的教學形式應是生動的,忌生冷呆板、簡單重復,要讓學生全面、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四是目標的有效性。結課環節也是為實現課堂教學的教育目標服務的,所以,必須有效地為實現教學目標服務。
總之,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因教學課型、三維目標、學生水平等不同因素,選用不同的結課方式,優化組合多種結課方法,靈活機動運用結課技巧,才會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有效實現初中英語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