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寧化縣第一中學 劉亮華
每一年的高中考試都會引起高中院校及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因為高中教學質量和學生的高考成績是密不可分的關系,它是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一個有效的考評。從目前高中英語的教學現狀來看,很多教師對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培養時,都是把語言教學作為重點的教學內容,但卻忽略了對他們進行英語實踐能力的培養,以至于雖然很多學生會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績,但是,在實際生活中他們卻無法用英語去進行流利的交談。
在近幾年,關于語言測試對教學起到的反撥作用引起了學術界人士的重視,而此方面的研究也越來越豐富。例如,有些學者會分析學生通過語言測試得到的分數是否可以成為反映學生英語能力的依據;它是否可以成為衡量英語教師教學質量的指標;測試成績是否會對學生今后的發展起到決定性作用,等等。由此可見,反撥作用是存在雙面性的,它既可以促進教師教學方法及教學內容的改革,起到積極的作用,但同樣也會起到抑制作用,所以如何看待這種反撥作用就是高中英語教師目前需要著重考慮和分析的。
西方國家在研究反撥作用時,他們是這樣定義反撥的概念和內涵的:(1)測試對教學、學習所產生的影響稱之為反撥;(2)反撥屬于一種自然規律,它可以讓教師根據測試要求和測試結果去及時調整自己的課堂行為,因為它會對學生的未來發展產生重要影響,所以反撥是衡量教師教學效果的基礎;(3)反撥是語言學當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在很大程度上它能影響語言的使用。沒有反撥,就不會出現測試、教學、學習等行為。
由此可見,反撥和學習、教學、測試之間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相互影響的,這種影響可以是積極向上的,也可以是負面消極的。因此,教師要注重測試的反撥作用,并根據反撥作用及時調整好教學心態、教學方法及內容,這樣才能讓反撥作用是正面、積極的。
上述我們有提到反撥和閱讀理解測試的關系是相互影響、密不可分的,那么閱讀的意義到底是什么就非常值得我們去思考和研究。我們平時的看書、學習行為是閱讀的一種,我們上網去查看各種消息、去搜索各種文本也屬于一種閱讀行為,因此根據閱讀的特質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是幫助我們收集外界信息知識的一個重要手段,它是憑借著我們的意識去主動獲取的,例如,獲取文字、收集圖片,等等。除此之外,我們也可以對它進行隨意的控制和調節。閱讀的目的是為了豐富我們的學識、提高我們的道德品質、培養我們的文化情操,等等。但在整個閱讀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具備一定的語言能力,掌握一定的閱讀知識和技巧,也要明確閱讀的目的,這樣才能進行規范和有效的閱讀。
隨著普高英語教學大綱和高等院校教學的改革可發現,在借鑒了其他國家的教學觀念之后學生界更加關注高中英語中的閱讀教學,因為這部分內容是對學生綜合英語能力進行的考察,而高中英語教學大綱的教育目標也是以培養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為基礎而制定出來的。所以,高中院校當前的教學任務就是讓學生明白自己學習英語的目的,而學校及教師也要幫助他們建立一個完整、可行的英語學習方案,這樣才有助于提高他們的英語閱讀水平。
每一年的高考英語閱讀測試都會出現一些陌生的詞匯,雖然都是以多種選擇方式為主,但它需要學生理解文章的主體意義,需要通過合理的分析和判斷猜出陌生詞語的意思,也需要他們去理解作者的思想、目的。目前,大部分英語教師都認為高考英語對高中英語教學會產生絕對性的影響,但積極影響要遠遠大于消極影響。可以說高考英語閱讀測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學生的實際閱讀能力,所以英語教師應該在高考英語測試的指導下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理念及教學方向,最終讓學生的英語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提出和實施,高中英語更加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且課程目標也是以義務教育目標為基礎而設定的。因此,在新課改背景下英語教師首先就要明確教學目標,為了提高他們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就需要在閱讀過程中去鍛煉他們提取信息及處理信息的能力,在閱讀過程中能夠順利找到文章重點,學會辨別真假,而在閱讀之后也能根據文章內容進行續寫、改寫,并對詞義進行合理的推測和判斷,也能深刻領悟文章的內涵,給予它適當的評價。除此之外,英語教師也要根據學生的英語能力及實際需求去選擇一些載體豐富、趣味知識性較強的文章去增加他們的閱讀興趣,這樣才能為接下來的教學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如果學生的詞匯量比較少就會直接影響到對整篇文章的閱讀和理解。英語課程的設立時間是從初中到大學,雖然有些學生具備一些英語詞匯基礎,但在很多時候他們無法靈活運用這些單詞,而這種不熟練的運用和不及時的鞏固就容易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遇到層層阻礙。尤其在遇到一些比較復雜的語句,就容易理解錯誤它的意思。舉個例子,有些學生單獨看到一個詞可能會對它很熟悉,像看到stand這個詞時,學生的第一反應是它是站著的意思,但并沒有想過它和其他的詞組進行重新搭配就變為了另外一個意思。There are some stands at gate of my home.在這個句子中它的意思就變為了貨攤,而學生在面對這種一詞多義的情況就會變得不知所措。因此,面對這種情況教師首先要穩固他們的英語基礎,在平日授課過程中要幫助他們多積累單詞,然后再去提高他們的語法概念,這樣一來才能提高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
根據近幾年的高考英語試卷例題我們不難發現,歷年的英語高考都會出現詞義猜測類型題目,這是學生在閱讀理解部分當中必考的類型之一,它考察了學生對單詞及句子意義的判斷能力。因此,在面對這個題型時教師要讓他們學會通過上下文線索對詞義進行猜測,我們以人教版高考試卷的閱讀內容進行舉例說明。
在英語閱讀理解測試當中作者為了讓某個詞語的含義更加清楚,一般都會通過簡單的詞或者詞組來進行重述,而重述的詞句也會通過常用符號與其他詞語隔開,且在對某些詞語下定義時也會寫出一些提示詞,例如is、are、w as等B動詞就是文章當中的重要提示,然后再結合上下語句的意思來解答劃線部分詞語意思即可,我們以北京2015年高考英語閱讀理解節選為例說明:
Transparent animals let light pass through their bodiesthe same w ay light passes through a w indow.下劃線的生詞雖然并不能讓人一下就能猜出它的意義,但我們就可以根據the same w ay light passes the rough a w indow大致猜出它的意思應該是透明的。由此可見,在閱讀理解題目中如果遇到不認識的生詞,學生只需要明白上下文的意思就能猜出劃線詞語的意思。
綜上所述,閱讀理解測試在英語教學體系當中是最為重要的一部分,它不僅受到了學術界人士的廣泛關注,且在全社會所產生的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本文主要針對高考閱讀理解對高中英語教學產生的反撥作用進行了闡述和分析,總體來看閱讀理解測試對高中英語教學產生的正面影響要遠遠高于負面影響。但即便如此,我國高考英語還應擴大測試范圍并對題型結構進行改革,這樣才能真正測試出學生的英語能力。